來源:愛兒康 作者:小康君 2018-05-15 13:38:54
主要目的
視覺語言訓練,通過辨認顏色來提高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寶寶建立顏色概念。
游戲方式
、 家長準備幾張紙片,并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如:紅、黃、藍、綠等),讓寶寶認識紙片的顏色。告訴寶寶“這些顏色分別是紅色、黃色、藍色、綠色。”一定要耐心,最好可以舉例講解。
② 找一個盒子,把之前準備的各色紙片放進去,然后任意取一個紙片,讓寶寶說出是什么顏色,或是家長說出顏色,讓寶寶從紙盒里找出來。
注:
剛開始玩游戲時,可以從兩種顏色的紙片開始,然后再適當增加難度,逐漸由兩種顏色增加到四種顏色。另外,讓寶寶認知顏色時,最好以紅、黃、藍、綠這四種基本顏色為主。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要耐心,寶寶說錯了不要責怪,說對了一定要給予鼓勵!
假裝動物
適合年齡
12個月-18個月的寶寶
主要目的
提高寶寶的視覺追視能力,加強對情境的理解力。
游戲方式
① 家長和寶寶坐在地上,然后家長對寶寶說:“我們一起來學小動物走路,好不好?”接著,家長四肢著地爬行,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并引導寶寶模仿這個動作。
、 家長給寶寶示范小動物的叫聲,如小狗叫,小貓叫等,讓寶寶模仿。
③ 家長和寶寶一起學小動物的動作從房間的一邊爬到另一邊,比賽看誰爬得快。
、 家長可以教寶寶不同動物的動作和叫聲,比如小青蛙——模仿蛙跳的動作、小鳥——模仿鳥飛的動作、小魚——模仿魚游動的動作等,讓寶寶加深視覺印象。
小康君嘚吧嘚
如今現(xiàn)代人工作壓力大,為工作疲于奔命,無形中減少了很多陪伴寶寶的時間。很多時候,家長們都是心血來潮了逗逗寶寶,或是虎頭蛇尾的和寶寶“玩”了一會兒就讓寶寶自娛自樂,自己則走到一邊玩起手機。
可想而知,這樣的親子游戲,不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且還給不少寶爸寶媽們一種感覺——親子游戲意義不大還浪費時間。
要知道寶寶是一張白紙,行為動作完全是下意識的,寶寶自己都不知道對與錯。如果在玩親子游戲的時候,家長不對寶寶的行為作出適當?shù)闹v解與糾正,而是聽之任之,這不僅會失去游戲的樂趣和意義,對寶寶性格的形成也很不利。
所以,各位家長在抱怨牢騷自家寶寶發(fā)育緩慢,認知落后時,最好先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做到位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