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 2009-12-06 22:55:11
無聲勝有聲:
“小兔的花園”是一個以情緒情感體驗為主的教學活動,從原方案的目標制定和過程設計可以看出,設計者力求通過幼兒的視覺、聽覺及動手操作活動,運用文學、美術、音樂等藝術手段,加深幼兒對快樂、憂傷情緒情感的體驗和理解。
情感教育強調(diào)感受、體驗、理解和反應,其中感受和體驗尤為重要。教師在引導幼兒體驗情感時,要更多地關注幼兒積累的情感經(jīng)驗是否被激活,幼兒是否處于主動的體驗狀態(tài),以便達到我們追求的“動情”目的,因此,教師應創(chuàng)設自然的、情境的、濃厚的教育氛圍,以潛移默化的熏陶來取代強制性的灌輸。也許這佯更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挖掘并融合多重教育價值:江蘇南京市石鼓路小學附屬幼兒園 張赤華 周玲霞
設計意圖:
“小兔的花園”隱含了很多教育價值,如四季交替的自然規(guī)律、花開花謝的生命現(xiàn)象、豐富多樣的情緒情感、關愛小動物的情感教育以及如何體察他人的情緒情感、如何調(diào)節(jié)與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等等。設計與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時,我們不能囿于道德層面的教育,而應挖掘并融合多重教育價值,力求讓幼兒獲得更多有益于幸福生活的經(jīng)驗。
我們以花園景色的變化為明線,以小兔情緒的變化為暗線,借助小兔游園的情境,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運用這些線索開展想象和講述活動,嘗試將“春”“冬”花園圖分別與小兔的情緒、不同的音樂相匹配,理解小兔快樂與憂傷的情感,萌發(fā)關心意識,并將這種意識貫穿于日常生活之中——關注班級“心情樹”,樂意幫助同伴做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同伴解除煩惱,并從中獲得快樂和滿足。
目標:
1.觀察、講述小兔的花園在春、冬季的不同景色,感受小兔在春、冬季游園時的不同心情。
2.愿意幫助小兔和同伴消除不汗心的情緒,體驗快樂的美好與重要。
準備:
1.春、冬季花園圖各一張,背面小兔的插入式教具。
2.表示開心與難過的情緒卡片各一張,表現(xiàn)快樂與憂傷情緒的音樂各一段(幼兒熟悉的音樂)。
3.多媒體課件。
4.“心情樹”一棵。
過程:
一、觀察、講述“小兔的花園”
1.觀察春天的花園圖,想象花園里的故事。
(1)自由觀察、講述。
師: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請你跟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
(2)集體交流。
師:在小兔的花園里.你看到了什么?
(3)以“小兔游園”為線索,有序地觀察、講述畫面內(nèi)容。
師:在這里,小兔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好像在干什么?小兔心里怎么想?又會怎么做?(按小兔游園路線分別將“小兔”停留于玫瑰花、桃花、迎春花、蝴蝶、蜜蜂處。)
2.觀察冬天的花園圖,講述圖片內(nèi)容。
師:現(xiàn)在,小兔又看到了些什么呢?它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