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幼兒園教案 > 中班語言教案 > 正文

中班語言教案:小兔的花園(2)

來源:網絡 2009-12-06 22:55:11

說兩句

  拓展知識經驗:

  原方案的第一、二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為第一個目標服務的,教師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上忽視了知識經驗與幼兒自身的聯(lián)系。我覺得教師通過講故事讓幼兒感受并理解小兔的快樂與悲傷及其原因后,應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在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最后讓幼兒講講自己快樂與悲傷的事情,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原方案只是讓幼兒通過幫助小兔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我覺得可以適當拓展和遷移,讓幼兒交流、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幫助什么樣的人,社會上哪些人需要幫助。相信孩子們在討論中,會分享到很多經驗,收獲很多感動,深刻地體會到幫助他人的快樂。

  關注生活  給予空間:

  原方案抓住幼兒形象性思維的特點,用故事情節(jié)貫穿整個教學活動,使活動充滿趣味性。另外教師通過讓幼兒跳舞、幫助小兔建花園等方式調動幼兒多感官參與活動,這些都是值得肯定之處。但是,我認為原方案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師未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顒訃@小兔的喜怒哀樂開展,故事性非常強,這就容易造成活動的游戲性成分較大。由于幼兒的遷移能力較弱,所以,我建議教師在活動中盡量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并使其得到提升。如,可以讓他們談一談平時是怎么幫助他人的,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應該怎么去幫助,等等。

  二是教師未能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思考、表達和探索的空間。比如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在問了“誰來安慰傷心的小兔”后就播放課件。其實,教師在此處可以讓幼兒思考“如果你是小兔的朋友或者親人,你會怎么安慰它呢”,鼓勵幼兒自由表達。此外,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說“我們可以合作將藤條纏在籬笆上,將花朵貼在籬笆上,一起為小兔建一個美麗的花園”,這是一句指令性非常強的話,會限制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應盡量避免這種表述方式,不妨這樣說:“我們一起來想想做一個什么樣的花園送給小兔,然后我們一起動手做。”這樣不但可以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也能鍛煉幼兒的合作能力。

  總之,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有多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實際,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同時教師要注意在活動中給予幼兒更多的空間,以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fā)展。

  多給幼兒自主表達的機會:

  在原方案中,教師并沒有給幼兒創(chuàng)設充分感受和體驗的條件與機會,只是簡單地問:“如果你是小兔,你的心情會怎樣?”這一提問看似在引導幼兒移情,實際上具有很強的暗示性,幼兒很快就會給出教師想要的答案。另外,在活動中教師常常建議幼兒,“我們和小兔一起跳個舞吧”“讓我拍下你們精彩的造型吧”“我們用一個動作來表示小兔傷心的心情吧”,這樣的要求整齊劃一。須知幼兒是獨立的、能動的、發(fā)展中的生命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會以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和對生活的理解。教師應該理解并鼓勵幼兒運用與眾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而不要用標準化的要求去限制幼兒的自由表現(xiàn)。如講到小兔很難過時,教師可以問:“小兔的好朋友(或媽媽)是怎樣安慰小兔的呢?”以引導幼兒自由表達對故事內容和情節(jié)發(fā)展的理解。

  引導幼兒學會調節(jié)情緒:

  原方案教育幼兒要樂于助人,有愛心,這一出發(fā)點值得肯定,但我們更應培養(yǎng)幼兒做一個適應社會的強者,一個能調節(jié)自己情緒的智者。小兔想要花兒開放,我們就幫忙做一個花園,這就如同孩子總想要糖果,我們就給他糖果,想要新衣服,我們就給他新衣服一樣。難道一個孩子在夏天突發(fā)奇想要堆雪人,那我們也要幫他嗎?這顯然是溺愛,是遷就,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我們應引導幼兒想辦法幫助小兔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去適應冬天,看到冬天也有美麗的一面;引導幼兒以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tài)去看待身邊的事物,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方式去生活。

  讓情感在生活中升華:

  該活動的主要目標應在于使幼兒獲得積極的情感和態(tài)度,但我認為教師提升得還不夠。在第三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讓幼兒幫助小兔子裝扮花園后直接說出了小兔子的心情,還直接問“開心嗎”,而沒有一步步地引導幼兒表達自己快樂的情感。所以我設想增加一個小環(huán)節(jié),將引導幼兒關心幫助他人、體驗快樂情緒遷移到現(xiàn)實生活中。如教師可以問:“在生活中你幫助過誰?幫助了別人以后你的心情怎么樣?別人有沒有幫助過你?你覺得心情怎么樣?”然后教師再作小結。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快樂,同時逐漸學會如何去關心幫助別人,使別人和自己都快樂。

  給孩子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原方案給我的啟示是:教師到底給幼兒什么教育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未來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人們的壓力有增無減,所以需要我們培芥幼兒樂觀的處世態(tài)度,引導幼兒用積極的太度看待事物,努力找到事物積極的一面,肯定它,贊美它。當我們引導幼兒和小兔一起回想堆雪人、滾雪球、打雪仗、坐雪橇的快樂情景,當我們啟發(fā)幼兒和小兔一起把雪地里的景物想象成可愛的白熊、嫵媚的新娘、綴滿細碎銀片的紗簾……幼兒會明白:每一段時間、每一個地辦、每一件事情都蘊含著美麗,等待我們去發(fā)現(xiàn)、去欣賞。

  從關注故事到關注現(xiàn)實:

  在原方案中,幼兒關于快樂和憂傷的情感體驗以及幫助他人的行為僅僅停留在故事中,停留在小兔身上。我覺得教師應引導幼兒將從故事中獲得的情感體驗遷移到現(xiàn)實生活中,從而提高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許多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活動時總是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時常依托虛擬的童話故事,寄希望于幼兒在虛構的故事情境中跟故事角色互動,去感受和理解角色的喜、怒、哀、樂,進而內化情感,并產生與之相適應的行為。這樣真的有效果嗎?我覺得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原方案中孩子們一直在教師的牽引下進行著圍繞故事情節(jié)開展的活動,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矛盾現(xiàn)象:孩子們在一定的故事情境中,在教師的牽引下知道該怎樣做,而在現(xiàn)實中,在與父母、教師、同伴交往中,尤其是遭受挫折時卻不知所措,原因是他們并不能有效地遷移經驗。要解決這一矛盾,我想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引導幼兒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尤其是同伴們豐富的情緒情感。將真實的生活素材與童話故事結合起來,是有效引導幼兒感受和理解情緒情感的途徑之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