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8-20 15:55:20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設計意圖:
	
	  幼兒期平衡能力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它雖然在體力上對幼兒的負荷力不大,但是在心理上的要求卻頗高。它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能有效地控制自己地動作、行為以及情感等,協(xié)調好全身地活動。
	
	  在平時的戶外平衡區(qū)活動中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孩子在搭建的平衡木或各類挑戰(zhàn)器械上面走、爬,做各種動作的造型,玩的不亦樂乎!但很少看到他們合作過平衡木,因此我就想設計一堂平衡凳的集體教學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游戲讓孩子接受挑戰(zhàn),嘗試合作持物走平衡,提高幼兒的平衡能力,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創(chuàng)設各種平衡木上的游戲,增強平衡訓練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并在反復練習和大膽嘗試的過程中提高平衡能力。
	
	  2.愿意嘗試合作持物走平衡。
	
	  3.通過各種游戲形式,感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小擔架(2人一副)、皮球、西瓜球、平衡木(平衡凳)4條、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熱身運動
	
	  1.平地不倒翁:老師推不倒翁,幼兒往推的方向傾斜身體。
	
	  2.高空不倒翁:幼兒站立在平衡木上進行游戲。
	
	  二、基本部分
	
	  設置情景,帶領幼兒游戲,進行平衡練習。
	
	  游戲一:西瓜樂
	
	  1.教師:“今天我們小小不倒翁要組成一個救助隊,專門去幫助需要救助的人。但是,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救助隊員,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挑戰(zhàn),F(xiàn)在,我們要開始第一個考驗了。”
	
	  2.老師手持懸掛的小西瓜上下左右的改變方向,幼兒在保持身體平衡的同時拍打西瓜(不讓自己從平衡木上掉落下來)
	
	  游戲二:第一次過“橋”——自由過平衡木
	
	 。1)師:“前面有兩座獨木橋,我們要想辦法安全走過去。”
	
	 。2)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通過板凳橋(不讓自己掉落)。
	
	  游戲三:第二次過“橋”——雙人合作過平衡木
	
	  兩兩合作,用自己的方法通過平衡木(不讓自己掉落)。
	
	  三、游戲部分: 救助小隊員
	
	  1.教師:救助小隊員你們可真棒,完成了考驗。剛才我也接到了一個電話,有8個皮球先生在登山的過程中遇到了危險受了傷,需要我們救助隊的幫忙。那么,如果在救援過程中遇到了傷得很重的人,要用什么工具來抬傷員?(擔架)
	
	  2.幼兒自由探索抬擔架的方法。
	
	  3.幼兒兩人一組抬擔架過小“橋”。提問:“抬擔架過橋怎樣注意安全?兩人抬擔架過橋和剛才在地面上抬擔架有什么不一樣?”(兩個人的速度要一樣,還要一前一后配合好)。
	
	  四、結束部分
	
	  幼兒坐在平衡木上方,聽音樂與老師一起做做放松運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