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藝術類論文 > 正文

幼兒教師藝術教育研究

來源:幼教網 2018-07-09 13:56:21

說兩句

  “審美體驗包含了人對生活、對藝術的各種感官,包含了人豐富的情感和精神,包含了人對藝術的通感,所以它不是靠單純的技法訓練所能獲得的”,F今教師將幼兒教師藝術教育的價值重點,放在了對藝術技能的傳授和訓練上,而不注重審美體驗的培養(yǎng),就是拋棄了內在的藝術情感與人文性,忽略幼兒教師的實際感受與各種經驗。很難想象沒有審美體驗的幼兒教師能教出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和藝術想象的幼兒。這種技藝化為主的幼兒教師藝術技能價值目標給幼兒教師太多的框框和限制,也必將導致幼兒教師成為缺乏個性、程序化的幼兒教師。

  一、從學習視角認識幼兒教師的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的本質是學習。有效的幼兒教師藝術教育不是日常層面的上課或教學,而是以激發(fā)幼兒教師學習愿望、促進學習能力、喚醒學習潛能為目標的并對其藝術實踐、反思、變革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當強調平面或立體的形象用點、線、面三要素進行概括;視覺形象用線條、固定的形式的搭配進行表達的方法被廣泛使用于幼兒教師的藝術教育時,完全忽略“師法自然、氣韻生動、立意中得心源”,如此“簡單”的美,如此有程式規(guī)律的審美,使人不得不相信只要跟從一定的方法規(guī)則,美的真諦就可以被洞悉、被體悟。因而對幼兒教師藝術教育的要求不再是通過色彩、線條等反映幼兒教師自身的情感和感想,不再是讓幼兒教師通過內省感悟美的意義及價值后的藝術體驗,而是一味地灌輸單一技能技巧、使其傳承一脈香火。這就造成藝術教育對幼兒教師來講,不再是藝術觀、語言形式和視覺思維方式的形成方式,而只是一個機體反應的習性。例如,簡筆畫中的魚就是那幾種固定形態(tài)的魚,而熊也就永遠是憨態(tài)可掬的咧嘴大笑的熊。

  其實,每個幼兒教師都是以一種個體的方式積累學習經驗、實踐學習方法,吸收價值觀、形成習慣和進行批判反思,都有其自身生活實踐印記下形成的特有的教學方式、教學風格,有效的藝術教育學習可以使幼兒教師在對藝術經驗和自身理解的方式基礎上加以個性化的塑造。若一名幼兒教師的畫法、唱法、跳法固定成一種模式,其動作技能的反應也會成為習慣,一提筆、一運氣都與之前的套路相同、方式一致,一旦想進行個性化的改變就需花掉一定或相當長的時間、精力。但若此單一方法再傳授于幼兒時,藝術教育對幼兒來講就不是培養(yǎng)具有批判意識、創(chuàng)造能力主體的有效途徑,而是使其進行歸順和馴服的過程。

  二、從幼兒視角認識幼兒教師的藝術教育

  對于幼兒教師為什么要進行藝術教育,我們往往總是認為這是幼兒教師成長的必需。幼兒教師的藝術教育在學校里往往被以高傲的術語談論,而很多人完全無視它在幼兒的現實世界是如何被呈現的。這與對幼兒的生活知識缺乏關注是緊密聯系的。在幼兒的地方藝術意味著什么?怎樣通過藝術表達可能對于他人的痛苦艱辛或是快樂愉悅?這些問題的答案超出了培養(yǎng)幼兒教師技能,卻是特別需要幼兒教師去探索的過程。

  實質上,幼兒教師的藝術教育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教師專業(yè)完善與自我成長,它是促進幼兒藝術學習與發(fā)展的需要,是幼兒教師職業(yè)存在的價值與依據。然而,在幼兒教師藝術教育的教學場域中,示范、講解、反復糾正、先學譜后唱詞,均是藝術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也成為了幼兒教師今后教授幼兒的方法。幼兒教師藝術教育被局限于教幼兒唱唱、畫畫、跳跳,至于藝術的歷史、評論、哲學、民族文化等內容幾乎都被剔除在幼兒教師的藝術學習之外,教育內容設置的表淺與窄化,必將剝奪幼兒教師多維度學習藝術的機會。例如,民族文化內容的空缺,導致部分幼兒教師跳了無數的民族舞蹈后卻不知為什么蒙古族會有聳肩,壯族會有鳳凰掌、螞拐舞等基本的藝術問題。不接觸人類歷史上優(yōu)秀藝術作品的幼兒教師,是難以教幼兒感受藝術作品中豐富的人類思想感情的,也難以教幼兒學習和欣賞名師的優(yōu)美形式及嫻熟技巧。又如,在幼兒的手工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通常是先臨摹后點評,然而一幅作品的藝術效果不僅有造型、圖案的有機組合所呈現出的特殊結構,還有作者蘊涵其中的獨特意境。肢解地學習各部分結構不但造成幼兒對藝術作品整體感覺的把握,而且孤立部分也難以體現其原有的藝術價值。這種照搬科學教育、忽略藝術獨特性的方式是用“肢解藝術的方式進行教學,把知識技能從它賴以生存的藝術情境中剝離出來,把藝術從它產生的各種文化環(huán)境中分離出來……這種脫離藝術整體情境所獲得的技法上的掌握也只能是暫時的和膚淺的”。

  幼兒教師藝術教育對于幼兒的意義,不僅表現在幼兒教師如何通過科學有效的各種原理、方法促進幼兒的藝術學習而獲得自我成長與完善,而且指向了幼兒教師藝術教育的根本目標和方向。幼兒教師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幼兒教師的幫助,使幼兒自己建造或構建他們的藝術世界,讓他們通過自己與人、事、物及觀念的直接經驗進行探索,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在幼兒教師的藝術教育中如果不傾聽幼兒真實的聲音,不考慮幼兒的邏輯特性與學習需求,不管怎樣的藝術教育,都不能使幼兒真正地受益。

  三、從綜合視角認識幼兒教師的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作為幼兒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幼兒教師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是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因而現行的幼兒教師藝術教育都開設有專們肩負著“涵養(yǎng)美感、陶冶心身、養(yǎng)成人格”之重任的美術、音樂、舞蹈等藝術科目。然而,藝術自身的特點及幼兒園綜合實踐活動的特性表明:“要想達到預期的研究目標,取得實驗的成功,就必須摒棄傳統的學科觀念和教學方式,拆除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屏障,站在課程的高度,以音樂、美術等藝術性較強的學科為龍頭,將各學科中與藝術有關的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自身的特點”,讓幼兒教師在綜合藝術中學習藝術。

  幼兒教師藝術教育的綜合性體現在培養(yǎng)目標的設定、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式的設計等各個層面,絕不是藝術教育的學科知識與技能的量的簡單疊加。它蘊涵的愉悅性、人文性、游戲性是分科藝術教學所不可比擬的。如《尋找七星瓢蟲》是從美工角度切入,用創(chuàng)意手工的方式將小動物的形態(tài)特征展現出來。在整個藝術活動中,幼兒教師可用低沉、悲哀的音樂表現樹媽媽被蟲咬的痛苦與無奈;用繪畫將生動可愛的瓢蟲寶寶“真實”展現,以便幼兒目測與點數瓢蟲寶寶背上的斑點;用歡樂明快的舞蹈表現樹媽媽身上的蚜蟲被七星瓢蟲全部吃掉后開心愉悅的情景。

  又如,有的幼兒教師面對幼兒的亂寫亂畫表現得“驚慌失措”,他們會對幼兒的畫進行更正、指責和勸導,甚至會親自示范什么是“正確”的畫。因為單純的美術教學活動中沒有時間和機會傾聽幼兒內心的聲音。但在綜合化的藝術實踐教學中,藝術教育已與幼兒園其他領域的學習融為一體,我們不僅容許幼兒自由發(fā)展藝術,而且關注其藝術作品背后所呈現的與幼兒身心發(fā)展緊密相關的健康、生命力、強健、柔軟、快樂、生動等意義。因而,在綜合化的幼兒教師藝術實踐教學中,美術、戲劇、音樂、舞蹈、媒體藝術之間的有意識強化及藝術學科與非藝術學科之間的融合,通過主題式或網絡式或綜合式或單元式的藝術活動設計,將藝術過程中的感知欣賞、體驗創(chuàng)新、反思積累各環(huán)節(jié)與幼兒教師的其他能力溝通,使幼兒教師人文素養(yǎng)得以提高的同時發(fā)展其藝術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