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8-07-07 07:30:59
科學探究活動的內容大多數比較抽象,幼兒一般難以理解。為了調動幼兒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教師有必要以游戲化的方式來組織科學探究活動。
1.創(chuàng)設游戲化的探究情境
在設計科學探究活動時,教師應注意創(chuàng)設游戲化的探究情境來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之中,感受科學的奧秘。比如,在中班科學探究活動“小花傘”中,我創(chuàng)設了“下雨啦”的游戲情境,通過撒花片制造雨景,并讓幾個幼兒扮作可愛的小雞。看著雨中四處躲避的小雞,幼兒為小雞做小花傘的欲望就被激發(fā)了。他們利用各種廢舊材料探究制作小花傘,并邊做傘邊安慰小雞:“小雞、小雞別著急,馬上就有小花傘啦。”可見,游戲化的探究情境能夠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促進探究活動的成功。
2.運用游戲化的探究材料
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提供游戲化的探究材料,讓幼兒在看看、摸摸、捏捏、敲敲中擺弄材料,有助于幼兒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比如,在科學探究活動“吹泡泡”中,我先讓幼兒用圓形泡泡器自主地玩“吹泡泡”游戲。然后我又提供了正方形、三角形等探究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用這些材料探究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通過對各種探究材料的游戲化操作,幼兒在比較后發(fā)現無論什么形狀的泡泡器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的。顯然,游戲化的探究材料能夠幫助幼兒認識事物,發(fā)現科學的奇妙。積極建構科學知識。
3.開展游戲化的探究過程
幼兒的注意力、持久性都比較差。教師應開展游戲化的科學探究過程,確保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保有持久的興趣。比如,在科學探究活動“有趣的傳聲筒”中,我將整個探究過程設計為“大灰狼與小白兔”的游戲。游戲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傳聲筒內沒有塞東西,愉快的游戲氛圍使幼兒樂于對著傳聲筒傳遞消息,“小白兔”們聽到消息后都跑到了安全的地方,沒有被大灰狼抓到;第二層次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塞東西的傳聲筒。“小白兔”們由于沒有聽到消息而被“大灰狼”抓到。游戲結束后,我引導幼兒分析小白兔被大灰狼抓到的原因,讓幼兒感受聲音傳遞的奧秘。因此,在設計科學探究活動時,教師應注重將幼兒的探究活動過程與游戲結合起來,這既能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又能維持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從而達到科學探究活動的目標。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