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上海站 作者:余生三個他 2018-06-29 17:55:28
原文如下:寫在上岸后……
對于韜哥的教育,我是個糾結的媽媽。從開始認為的放養(yǎng)天性,到后面的不打不行,中間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反復。再到上公辦還是民辦,也是來回剖析,直到公民同招出臺,直到參觀了家門口的高級菜小,我決定和韜哥一起放手一搏。
首先是英語,韜哥的英語被我懷老二擔擱了一年,小區(qū)的小朋友們都開始了英文教育,媽媽卻挺個大肚子無瑕顧及,到了中班上學期,試聽了多家蹦蹦噠噠的歡樂英語課后,選了一家專門小班化的外教班,開始了自然拼讀課程,每天回來字母到單詞,邊寫邊讀,目前看來效果不錯。等到快面試前半個月,按照歷年來的英語題突擊對話,因為單詞功底扎實,練起來也不費勁。兩場面試下來,對英語他都格外自信。
再說思維方式。我們是中班下學期報了百花思維。百花的課,不多說,免得以為我是軟文。但是從思維邏輯能力到語言表達能力,韜哥都得到了飛躍。另外百花是排名次的,每節(jié)課都排,而些家長可能不茍同。我還是這么說,選擇培訓機構,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每一個家長都應該了解自己的孩子,什么性格,什么特質,我家是活躍外放的,心比較大,沒有什么壓力,百花排名反而給了他些壓力,觸動他要往前。
我是文科生,但是數(shù)學不差,我一直認為自己語文好是數(shù)學不差的基礎。語文是門基礎學科,從小韜哥喜歡聽故事,聽完后我總會問他問題,他的理解能力就這樣一點一點的累積起來。識字量是韜哥最大的弱勢,從大班下學期一開始,自己利用自己學語文的經(jīng)驗去教他識字,所幸他也不笨,到了面試前500字的量是保證了,最起碼讀得了題了。
數(shù)學,面試前看論壇里說要求20以內(nèi)的混合加減熟練,為了熟練我給韜哥制定了21天的學習計。自己手抄各種題型,口算,應用題,圖形題,等量換算,各種題型,時間要求20分鐘,21天下來,他的計算能力已經(jīng)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連帶其他作業(yè)都能快速完成。很多人會問,為什么手抄,告訴他一個態(tài)度,媽媽是陪著他一起努力的……
付出了多少,總會回報,一、二志愿都有了結果,參觀了一志愿的開放日,從頭到尾聽完了三門課的,感覺小班化的教學模式真的比較適合他,于是上岸。路漫漫其修遠兮,感覺萬里長征開始了第一步,繼續(xù)加油。
>>點擊進入家長幫社區(qū)查看原帖參與討論
活動說明:親愛的爸爸媽媽們,這段上海幼升小的路程,快要走到終點了。從幼升小報名、經(jīng)歷民辦面試和公辦驗證、到等待錄取通知……一步一腳印,我們都在為了孩子披荊斬棘的往前走。相信,在這一年的時間里,您一定有很多很多話想說,也有很多情緒想要宣泄。那么,大家不妨將這段經(jīng)歷用文字記錄下來,五年后,十年后,再次回看,一定是一段寶貴的回憶。來吧,小編邀請您寫下幼升小的感受,記錄下這一年的酸甜苦辣,紀念屬于您孩子的特別的幼升一!
聲明:本文系家長原創(chuàng)內(nèi)容,未經(jīng)上海家長幫及幼教網(wǎng)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