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門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2018-05-18 10:55:33
我們經常都能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說,男孩子太淘氣,很難管。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很多孩子在這樣的定義下似乎變得越來越淘氣,否則他們就辜負了家長的“心意”。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除了生理方面的差異之外,對男孩行為特征的定義的確會起到一些心理導向的作用。
認識好動的原因
大多數孩子都表現出非常多的探索欲望,他們借此來了解這個世界,了解他們尚未熟知的世界——甚至是熟知的事物也會不斷的去探索。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行為受到阻止,內在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則會通過不恰當的情緒表達方式表露,引發(fā)沖突。當然,即便是家長的恐嚇、打罵都不會阻止孩子探索的內在需求,他們仍然會一如既往的去發(fā)展自己所需要的能力。但是,當孩子漸漸長大之后,他們開始有了自尊之后,恐嚇打罵則會在他們的內心留下創(chuàng)傷,讓他們被迫學會撒謊來逃避或者放棄了對未知世界的探索。
家長的心理建設
那么,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加聽話一點,但是又不錯失自我發(fā)展的機會呢?
首先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行為是在了解這個世界,而非故意去搗亂。之所以被認定為搗亂,那是從成人已有的經驗的角度來看待,對于孩子來說,這些事情對他們來說是新鮮的,但并不知道它們存在的意義和形式——乃至有些物品的價格以及在家長心目中的重要價值。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狀態(tài),知道他們的現狀,才不會用成人的水平去要求他們,沖突自然減少,理解和尊重必然產生,孩子的狀態(tài)才會越來越好。
其次,需要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去做的,哪些物品是不能去碰的。在這個規(guī)則的框架下,孩子會積累更多豐富的經驗。當然,他們并不是總能做到的,即便是因為錯誤的行為所導致的不良后果,對他們來說也是經驗的構成。只是,這種后果不要是致命的后果就好。
最后,在孩子犯下錯誤之后,家長要盡可能的讓孩子知道正確的做法是什么,不要在一件事情上糾結不清,甚至算老賬——這些做法沒有任何好的作用。讓他們繼續(xù)犯錯的原因并不是被打、罵得不夠,而是他們能力不致,或他們內心并不如此認為。錯誤不糾結強調,有進步馬上表揚,孩子才會從積極的態(tài)度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積極的教育方法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教育好動調皮的孩子:
1
讓孩子生活在希望當中,
學會自尊自愛
我們看電視時經?梢钥吹竭@樣的鏡頭,老虎等兇猛的動物在進攻前首先是身體向后撤退,為什么撤退呢?是為了更好的向前進攻!有些家長教育方法粗暴,一見到孩子調皮,也不管人前人后,一味地責備,長期以往,孩子的臉皮就變“厚”了,不僅輕描淡寫的話不起作用了,甚至批評、責罵也無所謂了,主觀上再也不愿去努力了。那才是教育的失敗,也是最可怕的。
要讓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讓孩子在愛的期待中學會自尊自愛。所謂“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不管是多么調皮、多么好動的孩子,他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夸獎,尤其是在公眾面前的肯定和表揚。表揚、鼓勵能使他們得到愉快和滿足,這種自尊感和榮譽感往往才是孩子前進的內動力。
因此,對待調皮好動的孩子,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放大孩子的閃光點,引導孩子不斷地按照大人的要求,不斷地改進做得不夠的地方,從而引導孩子不斷地向前發(fā)展。
2
讓孩子漸漸地習慣
“微笑”教育
調皮的孩子從小到大聽多了大聲的呵斥,他們有些已經習慣了這種電閃雷鳴式的教育方式,對循循善誘的話語往往充耳不聞。還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要他端端正正地坐下來確實比較困難。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