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18-05-07 19:35:30
我們身邊一定有那種學習刻苦,刷題很多,但最后大學上的并不是很好,而身邊有些同學卻經常在玩,但成績一直不錯的,這些就是學習能力的差別。作為媽媽的我們一定希望我們的孩子學習能力很好,今天就讓我跟大家聊聊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
學習是人獲得和積累經驗的一個過程,是個體和心理的變化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一個過程。學習能力是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是所有能力的基礎。兒童的學習能力具體就是通過聽說讀寫計算推理思考等認知能力積累的過程。概況的說就是記憶力、思維空間知覺能力以及感覺統(tǒng)合的能力。只有孩子具備這些能力,孩子才能在聽說讀寫,計算等方面表現出和孩子年齡相符的學習效率。
學習能力的5個發(fā)展階段:
第一階段:0到1歲,這階段是嬰幼兒大肌肉鍛煉階段,孩子通過翻滾爬旋轉坐等大肌肉的動作來了解認知這個世界,開始對外部的世界形成穩(wěn)固的表象,孩子的心理從混亂無秩序到有秩序方面的過渡。孩子就是通過這些大動作在練習基本的學習能力。而有的孩子在家長的過度保護下,失去了鍛煉的機會,甚是可惜。所以做為媽媽的我們不要擔心孩子怕磕著碰著,而不讓孩子去接觸,我們要做的是要把風險因素降低,比如把桌角包住,把危險的物品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等。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鍛煉的不好,比如沒有爬過的孩子長大可能握筆姿勢有問題,書寫的漢字左右結構分離、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會在運動方面出現不協(xié)調等問題不會跳繩,不會羽毛球,精細動作掌握不好,玩具也會經常壞掉等都是手眼不協(xié)調造成的
第二階段:2到4歲,感覺動作的學習階段
是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智慧發(fā)展的基礎,人在動作之上形成感覺,并且通過動作和感覺的配合形成較復雜的身體運動,如拋球,積木,剪紙,畫畫等,家長通過肌肉精細動作的訓練,身體協(xié)調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憑借聽覺觸覺味覺等來認識外界的事物,形成較為簡單的判斷。來提高孩子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觀察力和想象力。孩子在觀察的同時要引導孩子用語言來表達出來,進行語言系統(tǒng)的訓練。
第三階段:5到6歲,知覺動作統(tǒng)合的階段
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開始形成豐富的表象世界。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視覺和聽覺的培養(yǎng),在視覺方面:孩子開始辨認有意義的事物,學會區(qū)分,辨認相似圖形中的不同部分,比如找不同,找出越多的孩子在以后形近字方面的錯誤會越少,辨認點線面的時候會出現問題。家長可以通過走迷宮、拼圖等游戲來進行訓練。并走進大自然中進行觀察。在聽覺方面,孩子在幼兒階段通過不同的語言和事物來進行聯系來辨別發(fā)音,來提取其中的意義,記在大腦當中,形成指令并按指令進行行動。家長可以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同時聽聽優(yōu)美的音樂。聽覺孩子差的孩子,不能過濾掉對自己沒有用的信息,而注意力不集中。視覺聽覺又是和動作聯系在一起的,通過積極的看聽,目的都是行動,動作誘發(fā)感覺知覺,知覺統(tǒng)發(fā)動作。把知覺的經驗如實的說出來,畫出來,做出來。
第四階段:7到9歲 符號認知與閱讀能力結轉
閱讀是對文字符號的視覺認知與領會的過程,文字和圖形都是點線組成的,文字又有特殊的含義,是更高級的大腦運動,是對文字的領會理解,提取語義的過程。符號轉換成語義,理解字詞意的過程。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能力,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同時加強孩子字詞意的訓練,如字詞的聯想,理解抽象的概念,避免孩子讀不懂題。
第五階段:10到12歲 數理邏輯的發(fā)展
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是長期積累的一個過程,是視覺、聽覺、知覺、動作等逐項能力的積累效應。這就不會出現孩子機械的記憶,題目稍有變化就束手無策。棋類方面的游戲對方面會是很好的訓練。
說完學習發(fā)展階段,再說學習能力不足甚至困難。
學習能力不足甚至困難,不是智商低,而是聽說讀寫的能力滯后。表現在閱讀方面:閱讀過程中增減字,跳行,速度慢,應用題理解差。聽覺方面對聽到的內容是左耳進,右耳出,不注意聽講,注意力差,健忘等。人際交往方面:朋友少,不主動和人說話,對于別人的話,不加思考就行動等。動作方面:手指不靈活,不會跳繩,拍球等,方向感差。。。。。。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