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8-05-05 18:35:29
通過孩子的字家長可以看到孩子的心理活動,做作業(yè)的態(tài)度。如果孩子做作業(yè)時心情平靜、態(tài)度認真,他將會很投入、很自然地寫好作業(yè)中的每一個字。否則,孩子所做的作業(yè)也只是應付老師或家長的檢查。這樣的作業(yè)做了也幾乎等于沒做。因為孩子的“心”已經(jīng)飛走了,他的“心”也不會去記所做的是什么了。這樣做作業(yè)當然沒有達到做作業(yè)的目的。 其次看是否全部填完,填對了空、做對了題。題目中的空是留給孩子填的。通過孩子填的做的是否對,可以看出孩子是否去認認真真的審題、分析題了;同時也可以了解到孩子對這些知識學的怎么樣。如果對了,說明孩子已經(jīng)掌握了這些知識。否則,家長就要看看孩子是因為不會做而做錯的,還是因為態(tài)度不認真沒有很好的審題分析題而做錯的。這時家長就要給孩子指出,是因為什么使題目出現(xiàn)錯誤的。
再次看作業(yè)整體布局。作業(yè)整體布局,也就是孩子作業(yè)的全面安排情況。家長檢查孩子作業(yè)時看整體布局是否美觀、有條理,可以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和加強對孩子美的熏陶。
五、孩子貪玩怎么辦 有的小學生整天貪玩,對學習毫無興趣,缺乏自覺學習的態(tài)度,即使是在監(jiān)督的情況下,也總是左顧右盼,心不在焉。那么,應該如何對待這種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呢? A、從小培養(yǎng)注意力。兒童不愛學習常與其注意力差有關。所以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 B、學習強度不可超過孩子的承受能力。許多家長往往在孩子放學后又安排幾小時的學習,其實這樣并不好。一是因為孩子在學校本已很累,再加上幾個小時的額外學習,大大超過了其承受能力;二是“課堂——家庭式”的接力學習往往使孩子學習由最初的好奇、愛學變成厭倦甚至仇視學習了。
C、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促使孩子自覺學習的原動力,如果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孩子就不會把學習當成苦差事而加以拒絕。我們經(jīng)?吹,有的孩子對昆蟲有興趣,凡是有關昆蟲方面的事情,他都愿意知道,有時甚至找來一些他們根本看不懂的書籍來閱讀,表現(xiàn)得十分專注?梢娕囵B(yǎng)孩子的興趣十分重要。 D、使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不斷取得學習上的成功,是對學習的最佳刺激與鞭策。很多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多是由于學習總是失敗,考試成績總是不如人。因此,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恰當?shù)貫楹⒆哟_定學習目標,并給以切實有效的幫助,這樣孩子就能通過努力而獲得成功的體驗。 E、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如果父母不顧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興趣,不考慮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一味叫孩子學這、學那,搞疲勞戰(zhàn)術,則往往會使孩子對學習生厭,產(chǎn)生嚴重的學習心理障礙。 F、身教勝于言教。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要使孩子熱愛學習,自己必須愛讀書,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父母成天玩麻將、看電視、跳舞、應酬,那么要想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絕對不可能的。 G、避免家教中的誤導。家庭教育中父母講話不慎而產(chǎn)生的錯誤導向,也是孩子不愛學習的重要原因,例如,有的家長說:“這孩子小時候生過病,腦子不好使,所以學不進去。”結果孩子果然也認為自己腦子不好,于是放棄學習。 H、為孩子找一個愛學習的好伙伴。有的孩子在單獨一人時不愛學習,但如果旁邊有一位愛學習的好朋友,孩子就變得愛學習。這種同伴的力量往往比家長的說教、打罵更有效。
六、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興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孩子的興趣,家長應學會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愛好。 A、從孩子的發(fā)問中去了解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經(jīng)常聽到一些家長這樣講:“孩子提問,別理就是了,煩都煩死了……”殊不知,孩子愛提問題正是一件好事,說明他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孩子愛提問,是受好奇心的驅(qū)使,是興趣愛好的標志,也是其智力活躍的征兆。家長要善于從發(fā)問中,挖掘孩子的興趣愛好,幫助他們解決“為什么”,認識“是什么”。
例如: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小的時候就喜歡問“為什么”,他的母親充分肯定了他的敢于問個“為什么”的發(fā)問精神,并加以培養(yǎng),使他成為人所共知的大發(fā)明家。 B、從孩子與父母的活動中挖掘孩子的興趣愛好 周末、節(jié)假日,與孩子一起進商店,逛公園,或到樹林里散步時,家長可留心孩子感興趣的商品、書籍、景物等。此外,家長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寫字、畫畫、做紙工、修理日用品,一起搞烹飪……一般來說,孩子在與家長共同活動時,其興趣和才能便會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
七、怎樣使孩子安心做功課 孩子入學以來,一些父母頗感頭痛:孩子不能安心做功課。有的即使是坐在那里做功課,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有的做功課像是在跑馬拉松,從放學回家一直做到全家熄燈睡覺,可作業(yè)批下來還有不少是錯的。于是,有的父母便采取嚴加“管教”的方法,沒有完成作業(yè),不準吃飯,不準看電視,不準……有的父母索性在旁邊坐鎮(zhèn),不時監(jiān)督,或采用體罰手段。然而,這些措施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 怎樣才能使孩子學會控制自己安心完成家庭作業(yè)呢?這就需要家長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特點,采取相應的辦法,大致要注意以下幾點: A.創(chuàng)造安靜的家庭學習氣氛。要讓孩子安心學習,家長首先自己安下心來,此時可讀讀書,看看報,或做一些不出聲,不惹孩子發(fā)生興趣的事。“身教重于言教”,年幼的孩子還不懂得為什么學習的道理,但他們見到父母認真看書學習,自會仿效去做。 B.不要跟孩子嘮叨。有的父母出于感情交流的需要,喜歡在孩子做功課時關心孩子。一會兒問“今天在學校表現(xiàn)好不好,有沒有受老師表揚(或批評)”,一會問“肚子餓了嗎,要不要吃點心”;有的父母還愛在旁督促,“做幾道了?還有幾道?”“做快點,要吃飯了”等等。這樣不時地干擾孩子,弄得孩子一陣急,一陣惱,無法集中注意力。 C.不要在孩子做功課的房間里接待客人。鄰居串門,好友來訪,這是常有的事?墒怯械娜嗽捪蛔右淮蜷_就沒完沒了,全然忘了還有孩子在房內(nèi)做功課。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肯定會受影響。因此,作為父母,應盡可能地安排在不影響孩子學習的地方或孩子的娛樂時間里接待客人。而親朋好友也最好在孩子的休息日去登門拜訪,如果有事急需登門,應把時間安排得緊湊些,以免影響主人家孩子的學習和休息。
八、冷靜地對待孩子 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中,對于許多孩子來說,既有令人興奮的成功,也有使人困惑的失敗。對于孩子的失敗、過錯,有些家長缺乏應有的耐心和冷靜,只會罵罵咧咧,隨便地將“笨豬”、“沒出息”之類的帽子強戴在孩子頭上。殊不知,這樣做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采取科學的教育方法,盡快使孩子從“失敗”走向“成功”,這是家長應有的正確選擇!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