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論壇武漢站 2018-03-07 14:54:07
有人可能會回答是三觀相合。
好的婚姻三觀固然重要,
但比三觀相合更重要的,是不爭對錯。
劉濤和王珂的愛情故事為很多人稱道,
劉濤在一次訪談中說到彼此的相處之道,
就是不爭對錯。
“有時候爭論是不會有結果的,
但爭論的過程會讓大家覺得累,
心里不舒服,我覺得任何的計較都是傷害。”
生活中,沒有三觀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家人之間,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同。
比三觀更重要的是:你理解我,我理解你.
遇到問題不劍拔弩張,不追究誰對誰錯。
網(wǎng)上有一個小故事。
一對老夫妻吵架,丈夫總讓著妻子。
妻子問:“明明知道我錯了,為什么還讓著我。”
丈夫說:“因為我怕吵贏了,輸了感情,
丟了你,我就輸了人生的全部!”
婚姻里,哪里有那么多的三觀相合,
不過是你在爭吵,他在笑。
03
《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中一細節(jié)讓我印象深刻:
有一個女孩,在和媽媽散步的路上,
看見被人丟棄的長著綠毛的胡蘿卜,喊道:
“媽媽,快看,胡蘿卜戴綠帽子了。”
女孩的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媽媽覺得特別不好意思,
兇巴巴地對女孩說:
“什么綠帽子,下次不允許這樣說了!”
女孩一臉迷惑,不知道媽媽為啥突然變臉,
嚇得也不敢再說話。
把長毛的胡蘿卜看成“胡蘿卜戴綠帽子”,
多么奇思妙想的創(chuàng)意,卻遭媽媽一頓批。
其實,孩子只是將自己熟知的東西聯(lián)系在一起,
并沒有好壞對錯之分。
但大人總是以成人的思維去評判孩子的說法,
不僅會折斷孩子發(fā)揮想象的翅膀,
更會阻斷孩子表達自己的欲望。
知乎上一位叫@極樂的網(wǎng)友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三年級的小女生說自己怕鬼,
嚇得晚上都不敢睡覺。
媽媽再三和她強調,世界上不可能有鬼,
讓她別瞎想了。
孩子只好向爸爸傾訴。
于是爸爸問她,鬼長什么樣?
孩子回答,是黑色的,一回頭他就不見了。
爸爸陪孩子聊了很多,才得知,
孩子在路上經(jīng)常看到鬼。
接下來,每天放學爸爸都悄悄跟著孩子,
想看看孩子眼里的鬼到底什么樣。
結果發(fā)現(xiàn),有一個中年男子尾隨自己家孩子。
爸爸立馬報了警,媽媽得知后,后怕不已,
慶幸爸爸聽了孩子的“胡話”,讓孩子安然無恙。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強調我是大人,
小孩子你就得聽我的,
我知道的比你多,我當然是對的。
卻不知,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不同。
孩子的世界充滿想象力,
大人的認知不一定適合孩子的童真。
哪里有絕對的是非對錯,
孩子只不過在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已。
雪化了是什么?
比起標準答案“雪化了是水”,
如果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
難道有錯么?
家事無對錯,只有和不和。
家是藏愛的地方,不是說理的地方。
懂得退出家庭“戰(zhàn)場”,
絕不是逃兵,而是智者。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