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整理 2018-01-26 14:04:21
小學數(shù)學學習中,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決定著現(xiàn)階段數(shù)學學習的成功,也將為孩子將來的數(shù)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當然,這些好的習慣也將浸潤到其他學科,影響他們終生的行為與命運。
好的習慣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有意識地重復某種好的行為,直至成為一種無意識的行為,自然而然的科學的行為。下面和大家分享在小學數(shù)學的家庭輔導中,哪些習慣有助于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這些習慣又該如何培養(yǎng)。
讀題三遍,認真理解題目要求
第一遍:看清每一個字。
孩子用手指指著題目文字,家長領讀一句,孩子跟著讀一句。太長的句子可以斷開分兩三次讀。
這個過程是孩子們看清每一個字的過程,所以可以較慢或者斷開讀。孩子們經?粗肿x,就會慢慢認識這些字,一段時間以后就可以先讓孩子們自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家長教一下。
第二遍:完整地讀一遍題目要求,說說題意,勾出關鍵字詞。
讀完以后家長不要忙著給孩子解釋題意,而是鍛煉孩子,讓孩子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要求是什么意思。
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沒有理解正確或者理解不全面,再讓孩子讀一遍,盡量讓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題目給出的要求。
如果孩子經過幾遍讀題還是不能理解正確,家長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進行分析,常用的提問方式有:
、兕}目要求我們做什么?(畫圈、連線、涂色、填空、計算……);②要求怎么做?(把誰圈起來?把什么樣的連起來?把什么涂上顏色?……)。
例如:“把同樣高的涂上相同的顏色。”提問:做什么?(涂色);把誰涂上顏色?(同樣高的);涂什么顏色?(相同的顏色)。
孩子正確理解題意后讓他選出關鍵字詞勾畫出來,幫助自己加深理解和記憶。上面這道題就可以這樣勾畫:把同樣高的涂上相同的顏色。
第三遍:正確理解之后再讀一遍,加深記憶和理解。然后動筆做題。
獨立解決,自己檢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1.理解了題意以后,讓孩子自己答題。
2.答完題后,自己對照題目要求進行檢查。
檢查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題檢查方法不一定相同,但是都有一個總的原則就是不能只看答案,而是要再看題目要求,對照題目要求檢查過程、最后才是答案。如果是填空題,最基本的訣竅是讀一讀看是否通順;是計算題一定要再算一下……。家長可以根據(jù)題目的類型指導孩子相應的檢查方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