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8-01-23 13:14:07
幼教網(wǎng)整理了2018人教新課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畫風》教案設(shè)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分析:
本篇課文以人物對話的形式,講了三個小朋友一起動腦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xiàn)在畫紙上的故事。課文題目“畫風”一開始就引起了學生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畫呢?三個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相互鼓勵。人物多,對話多,又是三個人的相互交流,這樣的課文,二年級學生還是第一次遇到,學生不易理清課文中人物的態(tài)度,觀點、做法,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三個小朋友開動腦筋畫風的過程及方法。
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有意注意還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形式十分必要,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對課文的感知主要是通過朗讀理解,對自然的感受已經(jīng)有了許多積累,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朗讀,此外,隨著自主意識和合作意識的增強,使得他們能用自己的方式學,喜歡大家傾聽他們的見解和發(fā)現(xiàn),喜歡和他人交流學習成果。因此,在教學中充分為他們提供施展特長,展示才能的機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中,去體會課文中三個孩子的思想;去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想出別的、更多的畫風的辦法。
教學理念:
以讀為本,讀寫結(jié)合
教學策略:
讀風想風說風寫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小朋友們是怎樣畫風的。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chǔ)上,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進行說話、寫話練習,豐富學生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1、課件出示圖片幫助學生觀察,了解三個孩子畫風的過程。
2、分角色朗讀課文加深感悟和理解,領(lǐng)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學會怎樣畫風。
情感與價值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朗讀感悟課文,知道小朋友們是怎樣畫風的。
教學難點: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shè),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咱們班的教室里來了三位老朋友,你們看,他們是?
2、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畫風》這篇課文,認識了很多生字朋友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它們,老師把這些生字寶寶編成一首兒歌,請你們來讀一讀
宋濤陳丹趙小藝,喜歡畫畫在一起。
眨眨眼睛有創(chuàng)意,決定畫風比一比。
紅旗飄飄迎風舞,斜斜雨絲送春意。
小樹彎彎風車起,開動腦筋解問題。
忽然一陣微風起,畫兒顯得更美麗。
【設(shè)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出示三個孩子的圖片及名字,讓學生和他們打招呼,再開火車讀由生字組成的兒歌,設(shè)計不同的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效地對所學生字進行了鞏固!
3、過渡;通過昨天的學習這三個小朋友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呀!風看不見,摸不著,是怎么畫出來的呢?那我們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15課《畫風》(板書)看看這三個小朋友是怎么把“風”畫出來的,打開書66頁邊認真默讀課文,讀邊畫出描寫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句子,并說說你的體會。
【設(shè)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調(diào)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人文的課堂中學會讀書的方法,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二、研學課文
1、讀課文,邊讀邊畫,師巡視)
2、學習趙小藝畫風的方法
。1)哪個詞讓你感受到風?“飄”板書:(簡筆畫)旗子飄風車轉(zhuǎn)
。2)補充句子
風來了,風把吹了,風藏在里。
風來了,風把旗子吹起了,風藏在飄著的旗子里。
。3)你們同意她的說法嗎?(同意)那么誰能給這幅畫配上書上的內(nèi)容再美美地讀一遍?(指名讀文)
。4)讀讀這兩句話看看有什么不同?
<1>.趙小藝眨眨眼睛,想了想,說:“我能!”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