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7-12-22 16:41:28
幼教網整理了2018人教新課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小蝌蚪找媽媽》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有”、“在”兩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生長變化。
過程與方法
1、主動識字漢字,探索多種識記方法。
2、仔細看圖,講述圖意,培養(yǎng)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蝌蚪的成長變化。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動物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揭題
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出一個謎語給你們猜:圓圓腦袋黑黝黝,長長尾巴水中游,長大是莊稼的好朋友。(課件出示蝌蚪圖片)你們知道蝌蚪長大后會變成什么嗎?那么,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34課《小蝌蚪找媽媽》,老師相信認真聽課的小朋友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圖,請看小蝌蚪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指名看圖)誰來用完整的話介紹這幅圖,注意抓住小蝌蚪的特點來說。
。▽W生試說:一群小蝌蚪,長著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來游去。)
2、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這樣寫的,齊讀。
三、初識圖意
過渡:剛才我們就是用看圖意—讀文的方法學習了第一自然段的,F在我們可以嘗試使用這種方法讀懂課文的大概意思。請看
1、提出看圖要求:圖上畫了些什么?它們都在干些什么?
逐一出示另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小蝌蚪在身體上有什么變化?再連續(xù)播放四幅圖,讓學生說說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自己也長大了的過程。
2、提問:大家看到最后兩幅圖了嗎?小蝌蚪最后變成了什么?它們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
四、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初讀課文
同學們都能看著圖畫說出小蝌蚪的成長變化,下面我們看看課文又是怎樣描寫這幾幅圖的呢?請同學們認真地朗讀課文。
讀書要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