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7-12-14 13:53:24
幼教網(wǎng)整理了2018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一去二三里》教案設計,希望對教師教學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教學目標】
1.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正確認讀十二個生字。
2.在寫字過程中,初步認識“橫、橫折、橫折鉤、橫折彎鉤、豎、豎彎鉤、撇、捺”等八種基本筆畫。
3.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盡量做到有感情。
4.通過誦讀,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引導學生借助圖畫和生活經(jīng)驗識字。
2.圖文結(jié)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難點】
1.能自主讀寫生字,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
2.通過學習,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數(shù)字引趣,談話導入
師:今天老師請了幾個小朋友到我們班來做客。大家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位小朋友?
請學生認讀十個阿拉伯數(shù)字,教師重在指導發(fā)音。
人教課標版一上:《一去二三里》教案
二、認識漢字一到十
1.這十個小朋友準備進行一次籃球比賽(出示十個分別印有一到十漢字的籃球),哪個小朋友能把這十個籃球分給十位運動員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號碼和他們籃球上的數(shù)字相符合。
人教課標版一上:《一去二三里》教案
2.認讀十個漢字讓學生建立數(shù)字與漢字之間的關(guān)系。
3.師:小朋友,古代有一位詩人,他很巧妙地把這些數(shù)字寫到了一首詩里。那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去二三里》,讓我們到課文中去認識這些數(shù)字朋友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詩歌。
人教課標版一上:《一去二三里》教案
2.之后教師請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自讀詩歌,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引導學生在朗讀中識字,同時讓學生想一想課文的插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呢?
人教課標版一上:《一去二三里》教案
四、生字教學
1.教師請小組同學交流合作學習,并請學生匯報學會了哪幾個生字?你在哪里見過它?小組派代表當小老師教大家學生字。
2.學習寫字
(1)認識田字格
畫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qū)W生介紹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教師用拍手歌幫助學生認記:“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人教課標版一上:《一去二三里》教案
(2)認識筆畫
教師出示漢字(“一 二 三”)并問學生這三個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都由橫組成)教師播放資源,出現(xiàn)筆畫“一(橫)”,老師向?qū)W生介紹筆畫的名稱并跟說幾遍。
人教課標版一上:《一去二三里》教案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