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作者:zgl55 2017-01-05 12:30:33
雖然不補課,兒子在小學成績卻逐年上升,以不錯的成績進入了一個不錯的初中。人稱“學霸”。
早有耳聞,在“X中監(jiān)獄模式”的影響下,本市初中的教學趨于急功近利,大量做題、一切以分數(shù)為目標。兄長的孩子在一所重點初中,學習中等、沒有玩樂時間、每天作業(yè)寫到十二點,讓我想要罵娘。我們給兒子選擇的學校是相對作業(yè)較少的一所公立學校。但入學后,情況同樣讓我震驚。
首先是體育課程的邊緣化。兒子小學同學去的學校中,很多學校的體育課不受重視,隨意擠占。兒子學校還好一點,教育局盯得緊,課時能保證,但教學質量不令人滿意。教的東西少,自由活動多。導致很多孩子不掌握基本的運動技巧,我相信這是和學校重視程度有關系的。要知道,孩子初中階段正是長身體、需要運動的時候。
看看學校里,那么多的近視眼,十多歲的孩子,跑不會跑、跳不會跳,這就是我們要的嗎?
其次是作業(yè)數(shù)量太大、質量參差不齊,這跟老師的水平有直接關系。兒子的班主任老師是教數(shù)學的,很有水平,留的作業(yè)就很精煉、針對性強。但有的學科作業(yè)質量真是慘不忍睹,大量的重復內容、甚至卷紙中大量的錯誤,老師布置作業(yè)的時候看都不看,估計都是復制粘貼來的,浪費了孩子大量的時間。
對于老師,我可以理解。當他們沒有辦法調動起孩子的興趣時,只有用這種方式,畢竟家長和學校需要成績。
作業(yè)針對性不強、水平不高,我也可以接受,每個人都需要成長,老師也需要在工作中進步?偛荒芷谕,當你躺上手術臺為你執(zhí)刀的醫(yī)生都身經百戰(zhàn),否則實習生怎樣才能進步?
但我不能原諒,那些滿篇的錯字錯題、機械的復制粘貼,這不是水平、而是態(tài)度問題。他們在傷害孩子,同時在打砸自己的教育飯碗。
作業(yè)多,直接導致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好。
進入初二,兒子這個小學霸也有點吃不消了,有幾次作業(yè)寫到十點半,(這已經很好了,經過在周圍了解,很多其他學校初二生十一點睡覺是常態(tài))早上五點四十又要起床,小臉開始變瘦。我知道,他必須改變。
從小聽話、做事認真,是他的優(yōu)點。他不會偷懶;,所以老師布置的任務他都要完成。這就陷入了一個怪圈:最聽話的居然沒覺睡,該怪誰?
感謝我的妻子做了一個親媽該做的決定:十點必須熄燈,無論寫完寫不完。我舉雙手贊成。
我們無能改變老師,但自己家里,我們說了算。
我們已經做了妥協(xié),其實應該是九點半。
我知道我們在給兒子施加壓力,我們希望他在壓力中完成蛻變。他需要弄懂休息、學習、生活的關系,并合理安排它們。他需要了解,作業(yè)和成績不是因果關系。同時他也要明白,他首先要為自己負責,因為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會體諒到他的需求。
這就是社會。他必須面對,這也是讓他上學的初衷。
我希望孩子們能真正在身體、智力、生活能力、道德意識等方面均衡發(fā)展,因為這是基于生命角度的需求,而不是生存角度。其實生命本身具有同樣的愿望。但為什么我們的教育走到了這個地步?
混跡于兒子的朋友圈,我發(fā)現(xiàn)兒子同學們對于作業(yè)的無奈、吐槽,我知道,在心里他們已經種下了遠離學習的種子,而這是誰造成的?我想家長、老師都脫不了干系,但很多人并不覺察?膳碌氖,我們都在以“教育”的名義。
我很幸運,兒子開竅了。
早上起來,兒子看著微信群笑著說,“不讓上課睡覺,作業(yè)還寫不完。(怎么辦?)”我跟兒子說:“人生總是伴隨著問題和困難,成功的人就是能不斷解決問題的人。你現(xiàn)在遇到麻煩了,我們必須解決它。”兒子聽得很專注,沒有說話,我知道,他開始認真了。
又一次努力開始了,只要他愿意嘗試,他就有成功的機會。
可能兩年后,我會收獲一個學神。(神者,自由自在、高高在上。)
不過這些真的不重要,我們需要的,只是他的成長,和他的快樂。
我們也需要他同學的成長和快樂,因為這些孩子,將是他未來的同行者。
我知道,兒子的努力來自我和妻子的支持、理解和關心。更多的孩子同樣需要,但真正能給予的家長和老師卻很少。我同樣愛惜兒子的同學、同學的同學們,但我無能為力。
相對于他的同學,兒子是幸運的,他有稍微開明一點的父母,和稍好一點的學校。但這,并不能改變我對蒼白教育現(xiàn)狀的認知。
應試改變教育,我們在掩埋孩子的未來。
如果教育缺乏了人性的關愛,將成為束縛。而人性將在束縛中掙扎、對抗,結果會是怎樣呢?大家可以想象。
上小學的時候,兒子路過學校,說長大了一定要賺錢把學校蓋得更漂亮,我知道他心中對學校充滿了愛。
你看過朋友圈里轉發(fā)的視頻嗎?那個小女孩打電話給抱破公司,讓他們來把自己的學校咋掉。你真的認為,那只是個笑話嗎?
兩個結果,我們想要哪一個?我們的做法,又會制造出哪一個結果?
真正的教育需要充滿人性。一個忽視人性需求的人不配做家長、也不配做老師,你認為呢?
遺憾的是,那么多人還在用背離人性的方式傷害孩子的身心——希望你們不要再以“教育”的名義。請看清楚,那只是你們的欲望!
而真正的教育,正在你們的嗜欲中死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