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08-24 10:27:48
方法一、用寶寶的“好朋友”激勵。如:“你的小兔寶寶早早的就跟媽媽說要去幼兒園了,還說等你醒了讓你去幼兒園找它呢!我們快點去找小兔子吧。”
方法二、請寶寶幫忙。如:“媽媽想請寶寶幫媽媽找一找媽媽的牙刷和杯子,媽媽找不到了,你來幫幫媽媽好嗎?因為你的眼睛特別棒。”
方法三、禮物分享法。“媽媽給你買了新的小貼畫,今天你當(dāng)小老師發(fā)給小朋友,他們一定很喜歡的。”
Q:如何讓寶寶較快記住老師的名字?
A:盡快記住老師的名字,會讓寶寶對陌生的幼兒園產(chǎn)生“熟悉感”,也便于和老師之間進行溝通。這里有幾個有用的方法你可以試試:
老師的外貌特征問問孩子:“哪個老師最高?哪個梳小辮子?哪個最瘦?”借助于形象去記憶,寶寶會感到很輕松,也很親切。
老師的性格特征比如:“哪個老師最愛笑?”
借助情景記憶。“早上誰問你‘早晨好’來著?下午是哪個老師帶你們?nèi)ネ娴模?rdquo;
Q:寶寶不會自己吃飯,老師會不會嫌棄他?
A:兩歲多的孩子正是學(xué)習(xí)吃飯的時候,這時候不會吃飯是正常的,老師不會嫌棄寶寶?纯磳殞毷菍儆谀姆N情況:
寶寶自己會吃,只是撒得到處都是。“撒”飯是學(xué)吃飯必經(jīng)的過程,暫時的“撒”是為了永久的“不撒”,F(xiàn)在,寶寶只是肌肉發(fā)展得暫時還不到位,可以和他玩一些訓(xùn)練肌肉發(fā)展的游戲。比如,準(zhǔn)備一個餅干桶,裝飾成小豬的樣子,在桶上“劃”出小豬的“小嘴”,讓寶寶給小豬“喂飯”。小豬吃飯時“嘩啦嘩啦”的聲音會讓寶寶高興地反復(fù)來玩這個游戲。
寶寶在家沒有動過手,確實“不會吃”。這些寶寶的父母往往怕飯撒出來或是怕寶寶吃得慢了飯涼了。在幼兒園里,老師通常會循序漸進地幫寶寶學(xué)“吃”。開始時,老師“喂”得多,讓寶寶吃得少,但是每次寶寶自己吃都會得到老師的鼓勵,老師還會安排寶寶之間進行吃飯比賽。這樣慢慢地,他需要老師“喂”的機會就少了。這些方法同樣也適用于家里。
Q:寶寶總到處亂跑怎么辦?
A:爸爸媽媽不用太著急,即使有年齡和適應(yīng)能力的差異,大多數(shù)寶寶在一兩個月內(nèi)都能適應(yīng)過來。這里有幾個提示:
提示1:這幾乎是每個寶寶初入園后的表現(xiàn)。這其中隱含著多方面的原因:寶寶剛?cè)雸@處于分離焦慮期、專注力較弱、聽不懂老師的“指令”、在家里“隨心所欲”慣了等等。
提示2:父母和老師的用語有很大差異。從“明明去喝水”到現(xiàn)在的“小朋友我們都去喝水”,明明會覺得沒叫到他的名字,不理解。“我們”、“大家”、“一起”……可以讓這樣的詞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家庭的對話里。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xué)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