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2016-08-12 15:32:09
	
	  主要特點是皮滑、肉香、汁多、如:姜蔥煨鯉魚等。
	
	  ★2、瓦罐煨
	
	  能保持原汁原味, 柔軟可口,香味濃郁,如:瓦罐煨水魚等。
	
	  六、火焗
	
	  是取其物料原味,汁少而香,包括有鹽焗與鍋上焗兩種:
	
	  ★1、鹽焗
	
	  將粗鹽炒至大熱,利用鹽的熱力將原料燙熟。如:鹽焗雞。
	
	  ★2、鍋上焗
	
	  在鍋上將原料直接焗熟。如:上湯焗龍蝦等。
	
	  七、泡
	
	  泡的方法主要是選用上乘原料,且都是凈肉。泡有油泡和湯泡兩種:
	
	  ★1、油泡
	
	  用嫩油將原料炮至8—9成熟,再下料頭略炒香,用芡湯勾薄芡成菜。特點是色鮮、形美、味香、肉爽。如:油泡肚尖等。
	
	  ★2、湯泡
	
	  用湯將原料泡熟,特點爽中帶脆,如:順德魚滑、潮州牛肉丸等。
	
	  八、灼
	
	  灼是把水燒開,放進原料灼熟,取物料的本味,菜肴無汁、無芡,特別鮮嫩,爽脆。如:白灼基圍蝦、白灼肥牛等。
	
	  九、扒
	
	  把分別烹制好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料,分層次先后排入碟中,用調(diào)味汁或原汁勾芡后,淋于料面上而成菜的烹調(diào)方法稱為扒。特點是軟滑味美。如:鮑汁鵝掌百靈菇、北菇扒菜膽等。
	
	  十、浸
	
	  浸法常用的液體傳熱介質(zhì)有水、湯和食油,據(jù)此浸可分為水浸、湯浸、油浸三類:
	
	  ★1、水浸
	
	  指水沸后放入原料,慢火浸熟。如:白切雞,特點新鮮嫩滑,原汁原味。
	
	  ★2、湯浸
	
	  指主輔料分別經(jīng)過飛水、拉油或爆炒后,加入二湯將原料浸熟,此法主要用于潮州菜,如:青瓜浸魚肚及各式鍋仔菜。
	
	  ★3、油浸
	
	  用嫩油將原料浸熟。如:什錦野菜等。
	
	  十一、燴
	
	  燴法是用來烹制帶有芡粉的羹湯,有紅燴和白燴兩種:
	
	  ★1、紅燴
	
	  羹湯帶淡金黃色,如:雞絲燴蛇羹等。
	
	  ★2、白燴
	
	  羹湯奶白色,如:瓜粒會魚肚等。
	
	  十二、扣
	
	  扣是將生料或半制品切成某種形狀,調(diào)味后反面放在容器內(nèi),上蒸柜扣燉至夠火,倒置于深形碟上(或煲仔),用原汁打芡即成。如:梅菜扣肉等。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