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wǎng) 2016-07-29 13:39:32
教學不能書本化,她說,“作為育人者,我們要采取適當方法將學生所學國學經(jīng)典的知識和思想義理等運用到他們的生活之中,變成他們的生存生活方式之一,沉淀成他們觀察、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從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校本課程《弟子規(guī)》進入課堂以來,許多學生都能夠用《弟子規(guī)》來要求自己,昔日的頑童學會了“朝起早,惜此時”,動輒揮拳頭的學生也學會了“言語忍,忿自泯”。
圍繞“健康第一崇尚運動”的主旨,編寫了體育系列校本教材,更加突出“快樂健身”的理念:低年級《趣味運動快樂健身》,中年級《陽光體育快樂健身》,高年級《傳承射藝快樂健身》,在不同年級的分冊中,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安排了武術、空竹、跳繩、毽球等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也吸收和融入了輪滑、短式網(wǎng)球等新興體育項目的內(nèi)容。教材編寫更加關注體育文化,14個項目教學素材的選擇,關注體育文化的四個維度:體育知識、運動方式、審美情趣和心理特征。力圖在實現(xiàn)學校體育促進體質(zhì)健康、傳授運動技能、完善學生人格三大目標的過程中,體現(xiàn)其教育價值。
以“崇禮”培養(yǎng)孩子良好品格
府學胡同小學的校訓“愛國、向善、崇禮、尚學”也帶著濃濃的國學味道,聽起來涉及到很多層面,但馬丁一認為,校訓雖然看起來深奧,其實很容易懂。我們將校訓中的“崇禮”作為核心,因為“禮”體現(xiàn)在人的行為舉止上,“內(nèi)仁外禮”,而“愛國”、“向善”“尚學”在行為上也都要體現(xiàn)“禮”,也就是愛國之禮、向善之禮、尚學之禮。
“禮”是落實途徑。愛國的核心是責任與忠誠,愛國之禮是忠誠之禮;“向善”是仁,仁者愛人,向善之禮就是仁愛之禮;尚學的核心是謙虛和崇尚真理,尚學之禮就是謙虛之禮、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明辨之禮。老師通過日常的點滴教育讓孩子做到知禮、明禮、懂禮。
“入學禮”是學校專門為一年級新生設計的,旨在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華,尊師敬師,讓新生邁好學習的第一步。通過學校的入學禮、入隊禮、尊師禮、祭祀禮、畢業(yè)禮等,從小使學生體驗并感悟做人、做事的禮儀規(guī)范,更重要的是體驗樸素的生活哲學,以求自身修養(yǎng)與素質(zhì)的提高,為成人后形成真正的行為品質(zhì)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德育教育上,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更需要豐富的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慢步輕聲靠右行”、“安全禮讓講文明”等安全用語早已深入學生心中。學校每年五月開展“防災減災關愛生命”應急演練是安全教育的實戰(zhàn)檢驗;“學雷鋒日”走進社區(qū)開展學雷鋒的實踐活動等,也都是為孩子培養(yǎng)良好品德打基礎。
府學“五節(jié)”提升教育品質(zhì)
記者和馬丁一坐在大成殿前的石階上,在老槐樹“沙沙”的伴奏下,聽馬丁一講著學校的故事。正在記者沉浸其中時,過來不少剛下課的孩子,他們揮舞手臂練起了健美操。
馬丁一說,近年來學校全面規(guī)劃了科技藝術教育工作。學校的科技藝術教育是以“為學生插上科技藝術的翅膀放飛理想”為主題。像學校的金帆行進管樂團,經(jīng)常參加國內(nèi)外的交流和演出活動,樂團成員赴維也納金色大廳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華;還有科技平臺府學雛鷹科技學院,會組織“創(chuàng)新科技大賽”、“瘋狂科學”等活動,為孩子提供展現(xiàn)科技夢想的舞臺。在中國科技館舉行的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中,府學雛鷹科技學院的學生們在“太空果實好吃嗎?”、“隔夜茶能喝嗎?”、“小小創(chuàng)科話國學”、“魔幻繪畫師”、“小小動畫制作師”等五個項目中體驗著科學探究的樂趣。
同時,學校還形成府學學生主題活動月,每年4月藝術節(jié),5月體育節(jié),6月讀書節(jié),10月科技節(jié),12月英語節(jié)。通過教育、教學,課內(nèi)、課外多學科、部門融合,形成府學“五節(jié)”,為不同學生搭建展示成長的舞臺,深入推進了學校特色文化建設,促進學校辦學品質(zhì)的進一步提升。
隨著下課鈴的響起,孩子們一天的學習結(jié)束了。他們嘰嘰喳喳地跑出教室,看到馬校長,親切地叫著“馬校長!”“校長好!”此時的馬丁一,看起來更像是一位慈母,她對孩子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讓孩子和校長間完全沒有距離感。
馬丁一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為記者講述了一個故事,一個600年文化殿堂的故事。最后,馬丁一向記者描繪了府學更加美好的未來。她說,未來的府學,還將逐步實現(xiàn)視野國際化、思想人本化、方式數(shù)字化、風格精細化,創(chuàng)建學生的童年樂園、教師的精神家園,彰顯府學人的靈氣、志氣和正氣,讓府學教育生生不息。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