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6-07-15 14:01:39
1閱讀時間
從數據中可以看到,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家長和寶寶親子閱讀的時間在逐漸延長,這一趨勢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寶寶注意力維持時間延長了,這是寶寶神經系統(tǒng)成長的結果,家長敏銳地發(fā)現(xiàn)到了這個成長,就能和寶寶進行更多較為持續(xù)的互動了;
第二是家長愈發(fā)關注寶寶的語言發(fā)展和教育了,寶寶剛出生時,家長更多地是關注寶寶的保育,寶寶吃喝拉撒睡占據了家長的全部神經,隨著寶寶生活日益規(guī)律,親子互動日益融洽,家長也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對寶寶認知發(fā)展的關注上。
對于較小的孩子,家長無需規(guī)定其閱讀時間,更無需為寶寶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擔心。優(yōu)秀的圖畫書會用它們的色彩、造型、構圖、功能(洞洞書、翻翻書、觸摸書、音像書等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長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好玩的”書呈現(xiàn)給寶寶,讓寶寶有機會和這些“書”親密接觸,無拘無束。至于持續(xù)多長時間,那完全由寶寶做主就行了。
2選書類型
童書的分類方法很多。從外形上可以分為異形書和普通書;從材質上可以分為非紙書、紙板書和普通紙質書;從內容上可以粗略分成文學類和非文學類圖書。從主題上更有豐富的內容。
小寶寶的家長在選書時,選擇范圍沒有大寶寶的家長大,主要是由于低幼童書較少,新手父母的經驗不足,寶寶的閱讀局限性比較大。
0-2歲寶寶理解故事的能力尚未形成,家長可以選擇少量情節(jié)簡單、篇幅短小的故事類圖書,題材主要是和寶寶的日常生活有關,例如吃飯、睡覺、便便等,利用寶寶現(xiàn)有的生活經驗幫助寶寶理解故事。
這個年齡段,家長可以更多地為寶寶選擇一些異形書或玩具書,題材也是以認識身邊簡單事物為主,例如寶寶的身體,寶寶的動作,寶寶熟悉的動植物、生活用品等,幫助寶寶愛上圖畫書展現(xiàn)的世界,并把自身經驗和閱讀聯(lián)系在一起——基于經驗閱讀,并把閱讀的內容運用到生活中。
此時選擇的圖畫書盡可能色彩柔和、明亮,色彩不宜太過艷麗、紛亂。過多的細節(jié)并不是這個年齡段寶寶的必需,簡潔明了的造型更能得到寶寶的關注。
良好的性格培養(yǎng)、習慣培養(yǎng)都是必要的,但圖畫書給寶寶的影響往往是隱性的,圖畫書中深受寶寶喜愛的正面形象為寶寶的行為做出了榜樣,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選取主人公年齡和當前寶寶年齡相仿的圖書,這樣才為寶寶樹立了可及的行為榜樣,相反,如果為寶寶樹立了超越其年齡段的榜樣,寶寶理解不了,也做不到,圖畫書的行為塑造作用也就沒有了。
3選書依據
從調查中看出,三個年齡段的家長都把“寶寶興趣”當作為寶寶選書的首要依據,這是非?扇〉膽B(tài)度。
其實,“寶寶的興趣”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是“寶寶能力”的具體表現(xiàn)。
年輕的父母往往并不能夠準確定義不同月齡寶寶的具體能力上下限,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指標。年輕的父母不用為此擔心,只要認真觀察寶寶,遵循他們的興趣就好了。就像維果茨基講的,“三歲前的寶寶他們自己的發(fā)展大綱”,父母要做的,主要就是發(fā)現(xiàn)和支持。
也有父母選擇“自己的期待”,而且,隨著年齡提高有上升的趨勢,說明孩子大一些了,父母希望給予更多的規(guī)則、文化、認知等方面的影響,只要是父母的期待符合孩子發(fā)展的水平和孩子的意愿,就沒有問題。
但不要把要求定得太高,實際上,當父母的期待違反了孩子發(fā)展的規(guī)律時,父母很容易看到孩子的抗拒反映,例如不專心,表示拒絕等等。這時,就是寶寶給父母發(fā)出信號了,他們在說:“我太小了,還不看不懂。”“這個內容,我目前還不感興趣。”爸爸媽媽只要把這些圖畫書留起來,過一段時間,就會發(fā)現(xiàn),寶寶可能會對這些內容感興趣了。
因為圖畫書的閱讀也好,其他內容的學習也好,都要基于寶寶慢慢積累起來的生活經驗,這樣的學習才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有價值的,超前和滯后的學習都是一種浪費,而最知道是否適宜的,就是我們的寶寶。跟隨寶寶的興趣,就是尊重寶寶的能力。
成人的期待需要用“寶寶的興趣”來檢驗。
4親子閱讀方式
三個年齡段的大多數父母都選擇了有互動的親子閱讀方式,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適宜的。
三歲前寶寶的閱讀,主要是依賴父母的講述進行的,他們可以依靠自己看到的和聽到的來建構完整的概念。
聽故事,確實是寶寶的需要,聽故事在童年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但看圖也同樣是寶寶的需要。寶寶通過大量的圖畫信息來完善頭腦中的圖式庫,為他們將來的自主閱讀、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從小給寶寶圖文閱讀的機會,也會讓寶寶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有些父母選擇讓寶寶自己看,我想可能指的是一些玩具書,寶寶和書的親密接觸也很重要,給寶寶與書單獨相處的機會,當書是一件玩具,也是需要的。
5開展親子閱讀的目的
多數父母選擇了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興趣和習慣”,說明他們意識到對于0-3歲寶寶來說,什么是最有價值的。
我們認為,小寶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是最重要也是最寶貴的,而培養(yǎng)行為習慣、拓展知識經驗、塑造健康人格等等,都是在此基礎之上展開的。
如果父母看著寶寶的興趣,順應寶寶的需要,那么閱讀的綜合培養(yǎng)價值就會逐一顯現(xiàn);如果父母過分看重認知、品格甚至識字的功能,而忽視了興趣和習慣的培養(yǎng),甚至破壞了寶寶的興趣,那么就有可能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
6親子閱讀后的工作
對于0-3歲的寶寶來說,除非他們對文字有明顯的興趣,過早地刻意識字并不一定有什么良好的效果,不少1歲以上的爸爸媽媽選擇了識字作為閱讀后的活動,并不恰當。
0-3歲,主要是寶寶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識記字形對他們來說存在一定困難。一般寶寶對符號的興趣,出現(xiàn)在4-5歲以后,那個時候再結合閱讀的內容討論一下符號,也為時不晚。
而0-3歲的寶寶,不妨就和他們聊一聊書中有趣的情節(jié),做一些與閱讀內容有關的小游戲好了。而實際上,對寶寶最好的活動,就是一讀再讀。因為寶寶的生活經驗、語言經驗有限,往往多次重復閱讀才能滿足他們理解的需要。如果方面要結合閱讀內容展開游戲,不妨考慮和生活密切結合的游戲或活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