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升小 > 幼升小銜接 > 正文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準備?

來源:互聯(lián)網 2015-08-07 14:50:22

說兩句

眼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即將升入小學,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活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幼小銜接”是孩子面臨的第一個轉折,廣大家長應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做好各種準備呢?

幼小銜接

一、幼兒園和小學有什么不同?

從學習環(huán)境看:

幼兒園的教室一般布置得都非常美觀、形象、富有童趣。而小學教室一般由課本、黑板、桌椅、多媒體展臺等教學設施構成,對孩子的吸引力降低。

從學習方式看:

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礎活動。小學則以學習為主,要根據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課程。

從師生關系上看:

在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生活照顧比較多。而在小學,老師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學上,在生活上對學生的關心要比幼兒園老師相對減少。

從教學方法上看:

幼兒園提倡在玩中學、學中玩。小學則以書面語言為主,強調文化知識的系統(tǒng)教育,課堂大多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孩子還必須完成一定量的作業(yè)。

從行為規(guī)范上看:

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如喝水、上廁所、說話、玩玩具,在升入小學以后都不再被重視。孩子在上課期間,抱臂坐正,不隨便說話、發(fā)言先舉手、學習用品放整齊、課本作業(yè)不準撕、上課不準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長接送等規(guī)定都納入學生的一日行為規(guī)范中。

二、不少家長面對幼兒入學初期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適應,簡單地將原因歸結為幼兒身心發(fā)展水平所限,沒有意識到自身對幼小銜接的消極態(tài)度。據了解,家長主要存在以下錯誤認識:

1.輕描淡寫,漠不關心

有些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或是自身素質所限,不注重自身與幼兒的心靈溝通與交流,不關注幼兒在園期間的發(fā)展變化,不配合教師所開展的主題活動,不參與幼兒園舉辦的專題家長會,更不和幼兒聊任何有關入學的話題。這就使幼兒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重視與關懷,更談不上主動發(fā)展了。

2.簡單粗暴,施加壓力

個別家長不了解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把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歸結為調皮搗蛋,經常用簡單粗暴的語言嚇唬幼兒:“一天到晚就知道調皮搗蛋,我不管你,到時候老師會好好收拾你。”“連十分鐘也坐不住,到時候你就等著讓老師罰站吧!”聽到這些語言,幼兒對小學還有什么向往與企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懼與不安了。

3.重視知識,忽視習慣

很多家長認為幼兒的入學準備就是提前認字、學習拼音、學習英語、學會算題等知識技能,卻忽視了對幼兒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更忽視了諸如觀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這樣做的后果往往是,因孩子過早地接觸小學的有關知識技能,反而降低了學習興趣,不利于入學后的學習興趣激發(fā)與能力的持續(xù)發(fā)展。

三、各項準備工作

1、物質準備:文具切忌玩具化

入小學,必要的學習用具不可缺,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實用的學習用具。現(xiàn)在商店里賣的文具盒花樣很多,顏色鮮艷,但文具盒最好是簡單實用大方的,不要讓過于繁瑣的文具吸引孩子上課的注意力。

文具不能太多,鉛筆、尺子、橡皮、削筆刀是文具盒里必備的。4-5支鉛筆,在不削的情況下就夠用一天了,提倡用簡單實用的橡皮和削筆刀。一年級的新生,文具比較容易丟失,而且很多小孩的鉛筆款式和顏色都一樣,分不清,所以建議家長買上標簽紙,寫上孩子的姓名,纏在鉛筆頂端,貼在文具的上面。

買書包時還要掂一掂書包的重量,過重不利于孩子身體發(fā)育,所以要挑選既輕又結實的書包。

關于本子,家長大可不必提前購買,新生報名時,老師會告訴家長準備幾個。有的孩子很浪費,舊的本子還沒有用完,就扔掉用新的,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節(jié)約用紙。可以把孩子沒有用完的本子裝訂起來,用來當練習本。

2、生活準備:學點簡單勞動技能

有的學校會在開學前,或者開學第一天開展入學教育或者新生家長會,屆時學校會對作息時間、功課表、各科的學習要求等廣而告之。孩子可以在這一天提前認識學校,包括學校都有哪些規(guī)定,各項設施都有哪些作用,廁所在什么地方,如何使用等。

現(xiàn)在獨生子女的生活,家長包辦的比較多,入學前訓練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有必要。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書包、文具盒、書籍、書桌),每天晚上睡覺前,將第二天要用的鉛筆削好,所用的物品準備好;本子、書角揉皺了,要學會抻直;用過的東西及時歸位,保持整潔等。

入學后,孩子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還要分擔班級和學校里的一些勞動任務,所以平時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學習一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比如掃地、抹桌椅等等。

3、心理準備:耐心傾聽孩子訴說

孩子上學后,和班里的小伙伴出現(xiàn)了一些矛盾,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處理這些矛盾呢?當出現(xiàn)這些問題時,家長最好讓孩子學著自己處理,并相信老師會公正地解決這些事情。家長可以教導孩子和小伙伴相處的時候,多看別人的優(yōu)點,遇到問題時,多做一些自我批評,如果自己做錯了,要勇于道歉,并要學會原諒別人。

家長每天要耐心傾聽孩子匯報的學校見聞。其實,孩子在學校度過的每一天,不管是好消息還是有趣的事、不愉快的事,都很想和爸爸媽媽分享,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因為工作繁忙,或者沒有時間而拒絕孩子。對于孩子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家長要對孩子多用表揚和鼓勵的方式。通過和孩子溝通,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在孩子講述的過程中,不要隨意打斷孩子,不要對孩子的看法或者做法冷嘲熱諷。

對于學習上出現(xiàn)困難的孩子,家長應盡量找尋原因,用各種方法幫助孩子渡過難關,注意培養(yǎng)孩子自信、積極和樂觀的心態(tài)。

孩子剛上學,在教育理念上家長和學校會有一個磨合期,家長要和老師多溝通。

4、習慣準備:好習慣將終身有益

在上學前,家長還要幫孩子形成這樣幾個好習慣。

時間習慣: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寫作業(yè)非常磨蹭。所以從上學第一天起,就要給孩子立好規(guī)矩。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yè)前,讓孩子先喝水,上廁所,然后告訴孩子專心寫作業(yè),中途不要上廁所、喝水,或用各種各樣的借口拖延寫作業(yè)的時間。幫助孩子逐步確立時間觀念,也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鬧鐘作為進入小學的禮物,同時告訴孩子這是你最好的朋友,要遵守時間。寫作業(yè)時,讓孩子自我監(jiān)督,自我控制,要多少時間可以完成。

生活習慣:

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制定生活作息表,上學和幼兒園不同,不能遲到,要做一個遵守學校上下學時間的好孩子。所以要提前安排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建議小學生盡量在家里吃早餐;吃過午餐后盡量給孩子一個午休的時間;下午放學回家后第一件事是寫作業(yè)并且要在晚飯前完成。家長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可以在晚上8:00-8:30給孩子安排一段讀書時間,晚上9點一定要上床睡覺,保證孩子每天8-10小時的睡眠時間。在開學前一周內,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地去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這樣開學之后,孩子會很快地適應學校的生活。

學習習慣:

家長要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可以靜心學習的環(huán)境,有孩子自己的桌椅、臺燈、小書架等。回家之后,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區(qū)域里做自己的事情,給孩子留一個相對獨立的、固定的學習空間。切忌父母在客廳看電視,孩子在房間寫作業(yè)。有不少學生反映,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經常會心理不平衡,寫作業(yè)也會不專心。家長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認真細心的習慣,比如每天做完作業(yè)之后,可以讓孩子自己檢查一下。一二年級主要是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一般來說,學習習慣比較差的孩子到了中高年級容易出現(xiàn)學習困難。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終身的學習都非常有益。

四、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

“四個一”:

讓孩子講一講

父母應主動詢問孩子在校表現(xiàn),想辦法讓他們”學舌“,孩子不會系統(tǒng)地有順序地敘述,父母可以有目的地按時間順序問,讓孩子慢慢想,一件事,一件事地說,培養(yǎng)孩子說話的條理,同時鍛煉他們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讓孩子比一比

鼓勵孩子和小朋友比,哪個小朋友專心聽講,回答問題時聲音洪亮,哪個小朋友懂講禮貌、講衛(wèi)生等等,孩子表現(xiàn)欲萌發(fā),開始明白自尊和上進,不甘心落后,所以比的過程讓他們分清是非美丑,能促進學生由”知“向”行“的轉化。

讓孩子看一看

一年級課程知識淺顯,又不留家庭作業(yè),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只有從他們讀書、講題來判斷。每天讓學生看課本,可以提早了解孩子在知識上的缺欠,及時給予輔導,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復習方法,逐漸形成獨立學習的能力。

讓孩子練一練

學校里學習內容豐富多彩,上課、做操、唱歌等每項內容都有具體要求,習慣的培養(yǎng)也很嚴格,如隊列、坐立走的姿勢、書的擺放、舉手回答問題等,都要按常規(guī)要求去做,所以要從禮貌、衛(wèi)生紀律、習慣等許多點點滴滴的事,一件一件地練一練,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先入為主,以后就是嚴格要求和不斷鞏固的問題了。這樣講,比、看、練的方法形式活潑,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可以喚起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望,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盡快喜歡學校生活。小朋友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這個過程,無論是知識層次、還是學習意識、處事能力等都有一個新的要求,在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上,家長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幼教網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