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2015-08-06 15:54:26
我一直要求自己不做情緒化的媽媽,也倡導(dǎo)大家不要做情緒化的媽媽。可成人的世界也不一定都能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當你對孩子發(fā)火,毫不保留的表達你的情緒時,一切提醒說教都來不及不可挽回,我們該如何面對孩子或茫然、或害怕的表情?該如何快速的與孩子和好并給與正確的引導(dǎo)呢?下面就讓育兒知識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和經(jīng)驗;蛟S你還想了解《教育孩子要用心》
上周末,面對午餐時間到處亂跑嬉鬧的兄弟倆,我忍不住對他們發(fā)脾氣了,勒令他們離開餐桌,到旁邊罰站,看依然逞強嬉笑的老大,有些害怕的老二。我意識到我該盡快做點什么......
一、與自己和好
先反思了下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是對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好好吃飯失敗,引起我的憤怒。馬上離開餐廳,不再讓情緒化的自己繼續(xù)面對孩子,喝了杯咖啡讓自己安定下來。再整理了下自己的思緒,梳理下要和孩子們表達哪些內(nèi)容,重新返回到孩子面前。
二、與孩子和好
1、先向孩子承認錯誤
蹲下來,向孩子解釋剛才我為什么發(fā)脾氣,請他們原諒媽媽的沖動,讓他們知道我已經(jīng)平靜下來。“媽媽很抱歉,剛才對你們大喊大叫了,有沒有嚇到你們?”當我們示弱時,孩子反而更容易接納原諒我們。老二過來抱著我說:"媽媽,抱抱我,我不喜歡剛才你那樣。"老大說:"媽媽,沒關(guān)系,是我們太調(diào)皮了。”
2、和孩子分享我學到的經(jīng)驗,回到原點就事論事。
憤怒下的媽媽可能會說些過激的話,籠統(tǒng)的情緒的宣泄并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如:“你怎么這么討厭!”“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不妨分享下你的經(jīng)驗。我對孩子說:”我很生氣,但不應(yīng)該說你們討厭。”如果媽媽這樣說:”我提醒你們3次請不要打鬧安靜吃飯你們都只答應(yīng)但沒停,媽媽有被騙的感覺,很傷心,生氣。“這樣你們會不會明白媽媽的話安靜下來。老大說:“那我會馬上知道自己說話不算數(shù)了,馬上不鬧的。我一開始就是沒和弟弟玩夠,還想玩,沒注意自己說話不算數(shù),對不起媽媽。“
3、和孩子約定以后的處理方法。
我問孩子們:”以后如果你們做的不對,你們希望媽媽怎么做提醒你們?“孩子們制定了一個”暗號“,說如果他們再做的不對,我就說這個“暗號”他們就知道自己很過分了。
4、謝謝孩子們的原諒
最后,擁抱孩子們感謝他們的原諒,也約定以后彼此生氣時不能亂發(fā)脾氣,而要好好告訴對方,表達出來。
一場暴脾氣的宣泄以和解告終。孩子們安靜的回到餐桌用餐,看著他們我自己在想,如果剛才我不和解會怎樣?可能表面上的結(jié)果也是一樣,孩子最終回餐桌吃飯,但實際呢,那個對他們憤怒的媽媽的恐懼與不安依然存在那里。這對他們未來勇敢坦然的面對事情有害無益。相反,和解會讓孩子依然感受到愛,也能更正面的面對事情。我們常對孩子說,媽媽不怕你犯錯,但犯錯要及時改正,這話放媽媽身上依然受用。我們不是圣賢不是女神,只是個媽媽,有時會憤怒、有時會生氣、有時會傷心,都別擔心讓孩子看到,及時正確的去和解才會讓親子關(guān)系更加穩(wěn)定和諧。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