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歐陽曦 2015-05-27 16:14:47
俞敏洪征集過一個話題:你認為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你覺得父母最不應該說的話/做的事是什么?
該話題收到了近3000條評論的回復,網(wǎng)友們用自己的經(jīng)歷去回答了對成長中“受傷”的話題。
在@萌芽研究所BUD的《親愛的,為什么我們總不自覺給孩子“貼標簽”?》里,萌芽指出,反思童年和影響過的標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我們動力去避免重蹈覆撤。是的,父母不該說的話,如果一一列出,恐怕出上10本書也不夠。語言千變萬化,關鍵的是從這些案例中學習自省,并摸索出合適之路,否則也不過徒具其表。
那么,讓我們一起來“走馬觀花”,看看哪些話可以讓我們有“共鳴”吧。
1喪失孩子主動學習的危機
1.你聾了?聽不見我叫你?
可能的負面影響:影響孩子專注力發(fā)展。
2.這個部分應該這么做。
可能的負面影響:剝奪孩子的想像力。
3.不要讓我丟臉!
可能的負面影響:模糊孩子的自我價值。
4.喲!你竟然也會用功!
可能的負面影響:削弱孩子的學習熱情。
5.為什么,為什么,哪來這么多問題?
可能的負面影響:錯過教授知識的良機。
6.你這個懶蟲,從來都不會幫我做點事!
可能的負面影響:抑制孩子全面發(fā)展。
7.這個老師的教學水準太差。
可能的負面影響:誤導孩子判斷力。
“@荒島千千:把自己跟別人比,當兩代人價值觀不同時(母:錢很重要,我:自我認可很重要。),采取情感要脅。
@貓_panda:還記得小學四年級時自己是整個鄉(xiāng)唯一一個獲得“縣級的三好學生”,由于在山村學習,而且家鄉(xiāng)學習風氣不是很好,很多女孩子都出去打工賺錢了,所以很高興得到這個獎,而我姐姐在縣城讀中學,高興的把這個消息告訴父母,結果聽到的就是這樣一句話“你從小到大就不如你姐,又不會干活,拿點獎有什么好得意
@MOMO媽咪-vicky醬:母親曾在氣極的時候對我說:“你們把我氣死就好了,我死了你們就開心了。”這是讓我十分受傷的事,因為沒有人比我更希望母親健康的活著。而她往往氣極的原因只是我沒有聽取或采納她的意見,我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2造成孩子心理壓力的危機
8.為什么別人會,你就不行?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產(chǎn)生比較心理。
9.是我沒本事,不能……。
可能的負面影響:抑制孩子的夢想。
10.這么大了還尿床!
可能的負面影響:重創(chuàng)孩子自尊。
11.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
可能的負面影響:強調父母的經(jīng)驗和權威。
12.要是沒有你該有多好。
可能的負面影響:造成孩子惴惴不安的情緒。
13.不準失!
可能的負面影響:增加孩子心理壓力。
14.是爸爸好,還是媽媽好?
可能的負面影響:造成親子對立。
15.膽小鬼,怕什么?
可能的負面影響:形成恐懼的陰影。
3塑造孩子性格偏差的危機
16.滾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性格暴躁。
17.別煩我!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容易情緒不穩(wěn)。
18.你以前很乖,現(xiàn)在越來越不聽話。
可能的負面影響:擅自為孩子貼標簽。
19.再哭,叫警察把你抓走。
可能的負面影響:造成孩子怯懦怕事。
20.你竟敢用這種態(tài)度跟我講話!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不能自省錯誤。
21.你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缺乏自信。
“@water-me-lon:我正在努力的和父母溝通交流,暫時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改善現(xiàn)在和父母之間的隔閡,對我傷害最大的也許是他們不知道要如何走近我,我也不愿意主動走近他們,現(xiàn)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很不好,也讓我感到很受傷。
@阿Q的序:我們交流不上時我會大聲吼叫,她后來就經(jīng)常很言重的說:脾氣不改你以后死定了,沒人會理你。可前提條件是他們太多不理解我的想法,他們評論我時總是和我心里相違背的,所以我吼叫。
@-Jess-Li:不要把家長的身體情況下降歸結為孩子造成,失眠也說孩子,煩躁也說孩子,會令孩子連反駁的勇氣都沒有,因為怕哪句話而失去最親的人
4形成孩子處事障礙的危機
22.還敢頂嘴!
可能的負面影響:矇蔽孩子的理性。
23.大人說話,小孩子不許插嘴。
可能的負面影響:抑制孩子處事、探索能力。
24.不準哭!
可能的負面影響:壓抑孩子的思想行為。
25.你給我閉嘴!
可能的負面影響:造就孩子用情緒解決問題。
26.你去念書,其他事不用管。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沒有自理能力。
27.不錯,很好!
可能的負面影響:阻礙孩子的認知能力。
28.你總是忘東忘西,沒帶腦袋出門嗎?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惡習越趨嚴重。
5降低孩子目標奮斗的危機
29.像你這個樣子,長大怎么會有出息?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喪失人生定位。
30.某科學得好,有什么用?
可能的負面影響:打擊孩子的自我價值。
31.你早知道那樣做才對。
可能的負面影響:削弱孩子的積極心態(tài)。
32.我讓你贏一次。
可能的負面影響:扼殺孩子的挑戰(zhàn)能力。
“@徐仁先:我從小就是一個在刺激信心中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小時候父親的教育無非是責罵和抽大。因為我那個時候的確是一個問題少年。最大的傷害就是一個家庭主要的親戚朋友們都過來給我上政治課。
@maxax:我恨我的父親和母親的教育方式。小學五年級自己自己研究電池電機電路,父親不讓,把我的東西全部扔掉。母親不聽話了就把我抱起來往廁所里扔(當然是威脅),還經(jīng)常說給我姐姐撿破爛都不要我。從前兩年開始我常常為他們以前的教育方式和他們理論,但是他們自始自終一句話,再怎么說也是老子把你養(yǎng)大的
6讓孩子信念不堅的危機
33.你怎么這么笨!
可能的負面影響:否定孩子全面能力。
34.都怪椅子,我們打它!
可能的負面影響:形成推卸責任的惡習。
35.他打你,你怎么不打回去?
可能的負面影響:灌輸孩子錯誤觀念。
36.算了!不帶你去。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學會找借口。
37.如果考一百分,我就拿錢作為獎勵。
可能的負面影響:扭曲孩子的金錢觀。
38.媽媽求你了。
可能的負面影響:助長孩子得寸進尺的惡習。
7讓孩子人生堪憂的危機
39.你這孩子怎么都不聽話。
可能的負面影響:降低孩子自主能力。
40.算了吧!你沒有這個天分。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無法面對挫折。
41.不要逞強,你還小呢!
可能的負面影響:抑制孩子的學習能力。
42.這么慢,動作快一點!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做事不俐落。
43.如果你下一次再這樣做……。
可能的負面影響:無法認清自己錯誤。
“@點點瑞秋:有句話,我已經(jīng)不記得父母有沒有對我講過,但是經(jīng)常能夠聽到其他父母對孩子講,就是“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自己就會覺得很難受。對于幼小稚嫩的心靈,最愛的爸爸媽媽這樣說,會造成多大的傷害啊。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一定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Cecilia-chun:本來6,7歲的事都忘了,但不知道為什么總有一個情景很深刻。那時應該就3,4歲啦。父母在打牌,我也忘了什么原因一直在大哭。當時就想他們能過來哄一下,我鬧一下就好。但他們沒有,不但只顧著打牌還說了些意思就是不管我,讓繼續(xù)我哭的話。或者小孩子哭真的很煩吧。媽媽對我很好,但我還是忘不了這件事
8讓親子關系漸凍的危機
44.怎么不說話,啞巴嗎?
可能的負面影響:喪失與孩子的交流機會。
45.我沒有你這樣的孩子!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容易自我放逐。
46.等你爸爸(媽媽)回來,看他怎么修理你。
可能的負面影響:影響孩子對父母的威信。
47.老毛病又犯了。
可能的負面影響:孩子得不到正面肯定。
48.不要難過,明天就會好了。
可能的負面影響:父母不能理解孩子委屈。
49.你做這種事真?zhèn)肝业男模?/p>
可能的負面影響:使孩子心靈受創(chuàng)。
50.看我不打死你!
可能的負面影響:造成親子間的鴻溝。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