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饒日報 作者:苑廣闊 2014-10-23 14:45:37
秋季開學后,北京某小學為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不留家庭作業(yè),規(guī)定學生放學回家不許背書包。學生的書包周一背到學校,直到周五才允許背回家,以示學校減輕學生學習、課業(yè)負擔的決心。因為不背書包,意味著老師沒法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此舉在贏得部分網友和家長叫好聲的同時,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質疑,質疑者覺得如果不改變應試教育的觀念與體制,所謂的“不背書包”就只能是一句空話,不能從根本上起到應有的減負作用。
我們承認,這樣的質疑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個最有力的證據就是一些孩子剛出校門,就被家長送進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補習班、提高班,結果等于是把學校減輕的學習和課業(yè)負擔,又通過這些校外輔導班重新加到了學生肩膀上。即便這是客觀事實,但是在我看來,這所小學倡導的“不背書包”運動,仍舊值得充分的肯定。
一方面,每一項具體的“減負”舉措都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探索和突破,它為家長教育孩子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不背書包、少留作業(yè),不僅是放下了有形的壓力,其背后更是在向全社會倡導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評價方式,是學校支持“減負”、鼓勵“減負”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一些孩子走出校門又跨進輔導班的門是客觀事實,但實際上這也是學生學習壓力由以往的學校主導變成現(xiàn)在的學校和家庭共同主導的一種必然結果,應該反思的是家庭,而不是學校。
其實人人都知道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需要改變目前的應試教育體制,但實際上最近幾年國家教育部門在這方面也不能說完全毫無作為。2013年8月,號稱“史上最嚴減負令”的教育部《小學生減負十條規(guī)定》出臺,其中對作業(yè)、考試、補課等作了嚴格限制。如果說這還只能算是“治標”措施的話,那么隨著今年《關于進一步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的出臺,幼升小、小升初“就近入學”即將成為現(xiàn)實,也讓中小學“減負”有了一些“治本”的意味,義務教育階段的“減負”難題有望得到有效緩解。
正如前面所說,現(xiàn)在中小學的教育,已經由過去的學校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變成了由學校和家庭共同主導,這就要求雙方在“減負”問題上必須步伐一致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現(xiàn)在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中小學已經采取了諸如“不背書包”回家,規(guī)定書包最大重量等方式來為中小學“減負”。那么作為父母家長,也應該及時轉變教育理念,積極配合學校和教育部門的“減負”工作,讓孩子少些伏案作業(yè)的辛苦,多些夏夜數星星,冬天堆雪人的快樂。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