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0-01-22 00:05:20
4 寶寶睡了
新生寶寶的大腦皮質發(fā)育尚不成熟,意識不如成人清晰,但研究發(fā)現(xiàn),不論寶寶是睡還是醒,腦電波的形態(tài)大同小異,這表明寶寶的大腦全天候皆在意識狀態(tài),即便在睡眠中,他仍然在學習。
即使寶寶入睡了,也不必著急關掉莫扎特的音樂、童謠或故事CD等。
寶寶的感覺統(tǒng)合達標出了嗎?
新生寶寶并非只知道吃喝拉撒睡哦,他們身上有著無窮的潛力,期待我們來發(fā)現(xiàn)。而評量小寶寶的發(fā)展,重點宜放在腦神經的反應上,爸爸媽媽可以參照以下的《0個月寶寶的感覺統(tǒng)合評量表》測試一下,看看寶寶的感覺統(tǒng)合達標了沒有。
給爸媽的小建議:
新生寶寶的動作多屬反射性或偶發(fā)性,經由活動片段得到的觸覺、運動本體覺、前庭平衡覺的體驗,他會逐漸知悉自己。每天重復做著這些“功課”,就會形成固定的行為模式,有助于今后認知智慧的最終形成。那么,爸爸媽媽可以做些什么呢?
1、以安撫奶嘴、小毛巾,或者采用撫觸的方式,給寶寶足夠的觸覺刺激,有助于安眠和情緒上的滿足。
2、抱著寶寶搖晃或讓他睡搖籃,令他獲得前庭刺激,有助于肌肉張力的發(fā)展。
3、伸展寶寶的肢體,刺激肌肉的發(fā)展。
4、看著寶寶,喚他的名字;給寶寶聽古典音樂,促進聽知覺的發(fā)展。
5、將會旋轉的發(fā)聲玩具懸吊在寶寶床的上方,引導眼球做視覺追蹤,增加視覺刺激。
Q 小希媽媽:我希望女兒未來的頭型與臉型更立體、好看,想讓她趴睡,但是一放成俯臥姿勢,她就哭,怎么辦?
A 高老師:如果擔心寶寶發(fā)生不明原因的嬰兒猝死癥,睡姿以仰臥最保險,其次是側臥。如果想避免寶寶將來頭扁、臉大,可讓寶寶俯臥,但床墊不宜太軟、床單不可松散。研究證實,習慣俯臥的嬰兒,其粗動作發(fā)展比仰臥的寶寶要快兩三個月。
碰到寶寶不愿意趴臥的情形,媽媽可坐在沙發(fā)上,讓寶寶趴在自己的胸前,寶寶可以體會媽媽胸部的溫暖與柔軟,還可以聽到有規(guī)律的心跳;在此基礎上,媽媽慢慢增加背的傾斜度,讓寶寶逐漸適應俯趴角度的改變。慢慢地,寶寶就會享受趴睡的樂趣。
Q 彥彥奶奶:彥彥一出生,媳婦就給他套上嬰兒手套。以前都讓嬰兒吸吮拇指或奶嘴,想問現(xiàn)在年輕媽媽的做法是否正確?
A 高老師:給寶寶戴嬰兒手套,不讓他吸吮拇指或奶嘴,唯一的科學根據是怕“病從口入”。但是還不會爬的嬰兒,手無從臟起。
相較之下,寶寶吸吮拇指或奶嘴的好處卻有很多,包括:寶寶犯困時、愛哭鬧時,吸吮能產生情緒安撫效應,睡眠較深沉,頭圍、體重、身長都成長較快等。只要寶寶在6個月前(學習爬行前)戒掉吸吮拇指或奶嘴,就可以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