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12-14 22:52:07
(三)幼兒探索糖葫蘆的制作方法。(主要教法:操作法)
教師:這個圓圓的糖葫蘆是怎么做出來的?(幼兒議論操作)
教師:這個扁扁的糖葫蘆又是怎么做出來的?
(幼兒議論并操作,教師一一比較幼兒自己想出的辦法,選擇一個大家公認的好辦法,并請這一幼兒示范。)
教師:要求幼兒自由分組,遇到困難,會動腦或向同伴尋求幫助。
活動中幼兒的情況及評析
由于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不同,所以在制作的時候,教師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材料。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選擇半成品或直接用木珠來穿;能力相對較強的幼兒就可以用七彩的面團來探索制作糖葫蘆。
有些幼兒在活動中遇到了困難,很自然地會尋求教師的幫助,這時,教師適時地引導幼兒與同伴討論,建構了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
面對在操作活動中確實有困難的幼兒,教師手把手地示范,并肯定和接納他們的做法。通過榜樣示范、個別指導等方法鼓勵幼兒嘗試按規(guī)律排列。
在幼兒探索怎樣做扁的糖葫蘆時,教師不是直接把做法告訴幼兒,而是讓幼兒充分探索、發(fā)現怎樣才能使扁的糖葫蘆做起來很平整,最后討論,總結出答案。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兒童學習方式。
。ㄋ模┯螒“賣糖葫蘆”,品嘗并結束活動。(主要教法:示范引導)
教師:賣糖葫蘆嘍!今天,小朋友做的糖葫蘆都很漂亮,快來買嘍!幼兒學小動物來買糖葫蘆,品嘗糖葫蘆。
活動中幼兒的情況及評析
幼兒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情緒非常高漲,顯然,次此活動還未滿足幼兒的興趣,為幼兒進一步建構有關知識能力打下了基礎。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嘗試用同樣的方法制作其他東西,設計這一延伸活動是為了擴展幼兒的思維,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因為,孩子的發(fā)展是一個延續(xù)的、有階段性的發(fā)展。
總的來說,“七彩的糖葫蘆”這個活動設計,來源于幼兒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興趣點,糖葫蘆也是幼兒所熟知的,并且,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于自主積極的狀態(tài)。從以往的機械學習——強調自主探索發(fā)現,從重視教的方法——重視學的過程,在積極、活動的氛圍中探索到了團圓、壓扁的技能。從中,我體會到只有創(chuàng)設適合兒童成長的環(huán)境,以適合兒童的方式教育兒童,才能使兒童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