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0-25 19:12:47
導讀: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幼兒在說說、看看、聽聽、想想、玩玩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傾聽法、討論法、講述法、觀察法、游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
中華民族的民間童謠是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對于今天的孩子,它還是一座傳承民族文化的橋梁。在社會急促地跨入現(xiàn)代化軌道的今天,大家越來越認識到從小對幼兒進行民間文化熏陶和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綱要》中不也說:一個活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討論法:《綱要》中提出:“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應充分發(fā)揮這一資源的作用。”用討論法可以解決幼兒之間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老師提供了很多的機會,讓幼兒參與到討論中來。
傾聽法: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教幼兒注意傾聽,才能正確的感知語音、語匯和語法規(guī)則。根據(jù)綱要中讓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
合作法:體現(xiàn)合作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地位,引導幼兒主動學習,我運用啟發(fā)性、開放性的提問,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分析、思考、整理得出結論,教師只是畫龍點睛式地幫助幼兒梳理、提升經驗。在教學中以商討式的口吻展開教學,給幼兒一個自由度,讓幼兒兩兩結伴、自由結伴商討、分工合作記憶童謠內容,感受合作帶來的好處。為每個幼兒的參與與表現(xiàn)提供充分的機會和條件。
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聚教育性、娛樂性、創(chuàng)造性為一體的特點。本次活動的第三環(huán)節(jié)中,我就引導幼兒用游戲的形式朗誦童謠讓幼兒感受作品的活潑、有趣。
六、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幼兒在說說、看看、聽聽、想想、玩玩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傾聽法、討論法、講述法、觀察法、游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游戲練習法:是幼兒在玩角色游戲中邊游戲邊進行仿編,充分體現(xiàn)《綱要》中提出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七、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大班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提問導入,激活幼兒原有知識。目的是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讓幼兒回憶對屬相的認識。
2、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說、猜、看圖等形式認識十二生肖,并通過傾聽、合作記憶、圖文匹配等方法知道它們的排列順序。運用啟發(fā)式提問、猜測、交流討論、傾聽、圖片匹配等方法,教師、幼兒在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的機制。
3、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通過看圖、拆圖、動作匹配、游戲等形式有節(jié)奏的朗讀童謠,達到本次活動的高潮。
4、最后結束部分,激發(fā)幼兒對童謠的喜愛之情,讓幼兒在意猶未盡中結束本次活動。
八、活動延伸:
為了豐富、拓展本次活動的內容,我把活動適當延伸,讓幼兒在收集更多的童謠,感受中華民族的民間童謠是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是值得我們學習和保留的財產之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