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哈爾濱日報 作者:慕海燕 2009-08-03 10:40:40
如今一些學前班也開始走上“貴族化”之路,日前哈爾濱市一家連鎖教育機構興辦的學前班公布了這樣的收費價格:一個月學費1600元,餐費200元,只能半年交或是全年交,半年一萬元,全年打折一萬九千元……價格之高讓眾多家長瞠目。記者從教育行政部門了解到,學前班多年來一直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著力整治和逐步取締的教育行為,如今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叫出如此天價。
“十人小班額加一對一教學”——
貴族班稱:我們憑特色叫出天價
近日記者以幼兒家長身份走訪了這個連鎖教育機構設在和興路附近的“和興分校”。記者了解到,這個天價學前班在這所分校里只招收一個班,班額為10人,配備兩名老師。學前班有一個2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每個孩子一個小課桌,還有一個專門寢室,供孩子中午休息時用。與高價幼兒園的辦學條件比起來,這里的硬件環(huán)境不敢恭維,工作人員介紹,學前班費用高,靠的是“特色教學”。
這家“天價學前班”的主打特色教育是“珠心算”。接待記者的工作人員介紹,根據孩子的接受程度,通過一年的學習,孩子會達到不同程度。接受能力好的孩子能達到“高級班”水平,可以計算千以內的加減法和兩位數乘除法,一般的孩子也都能達到“中級”水平。據介紹,這種“珠心算”都是“一對一”教學,僅這一個科目在單獨招收的特色班里,三個月學費就是3600元。
除此之外,這個高價學前班里還開設還有識字教學,用唱歌謠的形式引導孩子快樂識漢字,識字量能達到2500字;數學教學,開始滲透“奧數”內容,工作人員稱其為“奧數前身”;拼音教學,可以讓孩子達到會認、會讀、會拼、會查字典的程度。據這里的工作人員介紹,學前班除了這些經典課程外,還加入了科學自然、社會健康、繪畫手工、經典誦讀等教學內容。
“識字、數學、拼音”是主要內容——
家長說:褶多褶少餡都差不多
記者在道里區(qū)、南崗區(qū)走訪了一些正在招生的學前班,目前哈爾濱市學前班的收費大多在每月300元到700元之間。所教內容雖然都聲稱“特色”,但是實際無外乎拼音、識字、數學三大類。一位孩子媽媽告訴記者,上學前班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前學些小學的課程,免得上學時跟不上太吃力。
郭女士笑稱自己是一個“資深探子”,為了兒子上學前班,在六、七兩個月里,她先后在南崗區(qū)和道里區(qū)實地走訪和電話咨詢了27個學前班。郭女士告訴記者:“不論在宣傳上怎么‘花哨’,其實都大同小異。收費檔次不同,就是看學前班的辦學條件,教室是不是寬敞,一個班招多少孩子,午餐是不是豐富。至于學前班的老師,是不是有經驗,會不會教孩子,能教到什么程度,這些在開班前根本無從知曉,只能是學著看了。”郭女士在一路打探之后,給兒子選擇了南崗區(qū)一家月收費540元的學前班,她說:“選擇這個是因為同事的孩子在這里學過,效果不錯,尤其是識字,上小學后老師說他識字能力已達到小學三年級的水平。其實給孩子選學前班真是很矛盾。有些學前班直接就用小學一年級的教材,這樣針對性倒是很強,孩子上學就輕松了,可是又怕不到六歲的孩子課業(yè)負擔太重。有的學前班主打‘游戲教學’,可又不放心,過于‘游戲’那還不如留在幼兒園里。”
記者了解到,郭女士的心思是很多選擇學前班家長的共有的矛盾,既排斥這種做法,又都參與其中。“沒辦法,大家都這樣,只能隨大流了。”
“游戲、戶外活動”嚴重缺失——
專家提醒:學前班在扼殺孩子天性
學前班,一直被教育界稱為“幼教小學化”。“扼殺幼兒天性,損害幼兒身心健康。”市教育局專門從事幼教管理工作的基礎教育二處副處長韓秀輝如此評價學前班。
據了解,當初學前班的產生是因為幼兒園不足,不能滿足學前教育的需求。但是慢慢的學前班的學習內容變了味,變成了提前學習小學一年課程的“學前一年班”。哈師大學前教育專業(yè)副教授張揚介紹,幼兒的天性就是好動好玩,“游戲”才是幼兒教育的重點,幼兒教育應該讓他們在游戲玩耍中得到快樂,在游戲玩耍中獲取知識,在游戲玩耍中體會人生?墒乾F在學前班的教育,將“游戲”全部抹殺,完全復制小學教育,孩子們的課業(yè)負擔往往比小學教育還要繁重。
張揚老師介紹,她曾對哈爾濱市的部分學前班進行過走訪調查,在學前班的課程表里,少有“體育”這項,學前班的戶外活動時間明顯少于幼兒園和小學校。韓秀輝副處長說,一項調查顯示,在學前班學習“珠腦算”的孩子,近視眼發(fā)病率是沒上學前班孩子的三倍多。
“改名換姓”學前班躲避有方——
有關部門呼吁:沒有市場就會消亡
據介紹,幼兒園內不開辦學前班的規(guī)定早已開始執(zhí)行,目前哈爾濱市的學前班都是社會力量興辦的、一些小學校違規(guī)附設的。其實學前班所以能夠方興未艾,就是因為有相當數量的家長追捧,再加上學前班的誘人宣傳,讓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頭腦發(fā)熱。其實家長們只要冷靜下來,咨詢一下教育專家、小學教師,翻看一下相關書籍和網上資料,學前班的危害就會一目了然。如果家長們都認識到學前班的危害,這個市場就會自然消亡。其實在幼兒園的大班階段,教學內容都補充了很多“學前準備”的內容,這種被專業(yè)人士稱為“幼小銜接”的內容,為的就是讓孩子能夠從幼兒園順利升入小學。
記者了解,現在很多學前班為了“規(guī)避”有關部門的管理,都開始在“字眼兒”上下功夫,什么實驗班、特色班、潛能開發(fā)班……名目繁多。在一些民辦幼兒園里,學前班還被稱為“大班”,但其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與幼兒園已經脫離,開始完全復制小學教育,這些“隱蔽”的做法也給教育部門管理帶來困難。
有關人士介紹,一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嚴格監(jiān)控,并且在幼兒園大班時積極開設“幼小(幼兒園、小學)銜接”的課程,對幼兒進行相關能力培訓,幫助孩子做好升入小學的準備;另一方面幼兒家長需提高認識,了解教育規(guī)律和相關知識,這樣雙管齊下問題才能最終徹底解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