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22 22:46:46
父母的應對
父母若懷疑孩子可能有發(fā)展遲緩或其他心智問題,最好還是給專業(yè)的醫(yī)生做診斷,由醫(yī)生來決定如何處理及治療,千萬一味禁止或放任,以免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
讓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買經常丟失的東西,效果不錯。因為家長的不在意致使孩子覺得丟東西很平常,漸漸就不懂得珍惜,而要用零花錢買,他就會知道錢來之不易。
也可以在孩子易丟的東西上做記號,這樣遺失后有人撿到也能“對號入座”。如在紙上寫名字,用透明膠帶紙貼在鉛筆上端或是在衣服、雨傘上縫上名字等。
對于經常丟東西的孩子千萬不要單純、過分地訓斥,否則以后孩子丟了東西不敢說,長此下去還可能養(yǎng)成說謊的毛病。孩子丟三落四一般與亂放東西有關,東西用過之后隨手一扔,等到下次再用時就找不到了,所以,要教孩子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提醒他們物品擺放有序,東西用過之后及時放回原位;對于貴重物品,不能丟了就買,只有當孩子意識到東西丟失后很不方便,才可能會盡量少丟東西或不丟東西;孩子畢竟年幼,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家長應經常督促孩子檢查自己的東西,或者讓孩子將要用的東西寫在紙上,一一核對。時間長了,孩子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如何判斷孩子屬于哪一種狀況?
要如何判斷孩子是處于正常發(fā)展還是想吸引大人注意?黃雅芬表示,判斷的重點是當孩子丟東西時,觀察他們是否有在注意或觀察父母,如果是先看大人再丟,丟完之后很注意大人反應,在大人制止時反而顯得很開心、繼續(xù)丟,且持續(xù)留意父母的反應,這就可能是為了吸引注意。
若孩子完全不理大人,只是自己丟、自己玩的話,比較可能是發(fā)展過程的需要,父母只要小心孩子的安全,就無須太過擔心。但如果很長一段時間或是一整天都在重復同樣的動作,父母就要注意孩子可能有發(fā)展遲緩或其他心智方面的問題,必要時尋求醫(yī)生協(xié)助,接受進一步的診斷及評估。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