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網(wǎng)
全國站
您現(xiàn)在的位置:幼教 > 幼兒園資源 > 教學論文 > 教育探索論文 > 正文

學習生存學會自理

來源:來自網(wǎng)絡 2009-07-12 22:31:52

說兩句

  國際教科委組織發(fā)出了:“讓孩子學會生存”的口號,要求我們從小培養(yǎng)孩子學會生存的能力,,而自理能力又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能力,孩子們面對的21世紀充滿著各樣挑戰(zhàn),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后的生活也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但現(xiàn)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所以,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至關(guān)重要。有專家指出:幼兒能力與習慣的培養(yǎng)是在學前期,2~4歲是兒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習慣初步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期。如何把握好這個時期至關(guān)重要。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們廣大家長的殷切希望,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大多數(shù)的家長都一心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最出色的人,但又常常忽視了孩子自己的能力。

  一成人的呵護,是孩子自我服務的絆腳石。

  現(xiàn)在家庭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總是百般呵護,放在手上怕飛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使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家長們總怕辛苦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的一切都由大人包攬,又或者是擔心孩子做不好給自己添麻煩,這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是極不利的。例如:當孩子想幫助大人洗洗手帕時,成人會說“不用了,你會弄濕衣服的”成人的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大大限制了孩子能力的發(fā)展。幼兒都有一顆好奇的心靈,他們喜歡嘗試新事物,但成人做的往往給予孩子更多的是束縛。他們錯誤的認為孩子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培養(yǎng)。因此,當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時候,成人總會說:“穿錯了,穿反了,別穿了,我來幫你穿。”教育孩子常常也會持這樣的一種態(tài)度:“你還小,懂什么,等你長大了就知道,讓我來教你,你照我說的去做。”其實我們不但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而且這種做法不但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大大壓抑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令孩子從小有了一種不良的意識:我什么也不會干,我什么也干不好,有大人幫我就行了,我不需要干這些,這些等到以后再做。從而使包辦成了現(xiàn)代家庭里一個普遍現(xiàn)象。

  二成人的過分保護,是孩子形成自理能力的攔路虎。

  在家長眼中,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保護、灌輸、訓教,具體表現(xiàn)于對孩子的冷暖饑飽、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過度保護。不可否認,安全第一,孩子的生命安全就是一切。但是,本來可以自由自在地玩滑滑梯卻非要在成人的攙扶下慢上慢下。其實,孩子們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才能成長,并在實踐中逐步學會應付危險的能力。但是,如果成人整天對孩子說,這個要小心,那個也要小心,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本來,自理能力的形成及成長都是在鍛煉中磨練出來的。在這種種限制保護下的小孩子又何來機會鍛煉呢?因此,成人的過分保護給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那么,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意識和能力呢?

  ——首先,我們應通過各種形式,讓幼兒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創(chuàng)設(shè)環(huán)境,增強幼兒自信心,形成生活自理意識。如:通過談話“我長大了”、“我會……”“送玩具回家”等活動,利用提問、討論、行為練習等形式,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為自己會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興。

  2、通過詩歌、故事、看圖講述等,幫助幼兒充分理解作品內(nèi)涵,通過作品中角色的行為,使幼兒受到感染、教育。

  3、運用觀察法和比較法(能自理的與不能自理的),鞏固幼兒的生活自理意識?梢詾橛變簻蕚洳煌袨楸憩F(xiàn)的各種圖片、錄像帶等等,讓幼兒在比較中提高對自理行為的認識。

  ——其次,教給幼兒生活自理的技巧。要讓幼兒做到生活自理,必須讓其明確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兒沒學會系鞋帶的方法,就談不上系鞋帶;幼兒不會洗臉,就談不上把臉洗干凈;幼兒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談不上把玩具物歸原處……也就是說,即使幼兒有了自理意識,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們還要讓幼兒學會具體的生活自理方法。

  1、因材施教,重視每一名幼兒的發(fā)展。對于不同層次的幼兒來說,要求就有所區(qū)別。對于自理能力較強的幼兒,就以較高水平來要求;對于自理能力較差的幼兒,就相對降低要求的標準,不可強求,更不可鄙視,須因材施教。如在指導穿衣的過程中,小班幼兒中只要求會解散鈕扣,脫下衣服,并在成人的幫助下穿好衣服;大班幼兒不僅要正確區(qū)正反面,還要求正確系好鈕扣。再如個別幼兒自理能力較差的應該個別指導。

  2、寓教于樂,讓幼兒輕松學會自理的方法。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編成兒歌、歌曲以及設(shè)計成饒有趣味的情節(jié)等,讓幼兒在游戲、娛樂中學習本領(lǐng)。如在教幼兒學習如何系鞋帶時,我們可以結(jié)合歌曲《系鞋帶》來進行:兩個好朋友,見面握握手,鉆進大洞口,用力拉耳朵,變成蝴蝶走。讓幼兒在歌曲的愉悅里,輕松自主地學習系鞋帶的方法。

  3、秩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獲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兒做事情的速度、質(zhì)量等。如小班幼兒自理能力較差,只能在成人的幫助下如廁,特別是冬天,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逐步掌握穿脫褲子如廁的技巧。

  4、品嘗成功,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當幼兒取得點滴進步時,類似“你真棒”、“你真能干”的話語都會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信心百倍,但當幼兒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我們要耐心細致地引導,還可輔以鼓勵性語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會干好的”等,必要時我們還需協(xié)助幼兒實現(xiàn)成功,以免挫傷幼兒積極進取的精神。

  ——最后,幼兒自理意識一旦形成,還必須繼續(xù)訓練幼兒的自理能力。因為技能的形成是一個反復的過程,所以,還要注意以后的鞏固練習,幼兒在園內(nèi)集體生活中,有許多地方可供幼兒練習,例如:幼兒在進餐、入廁、盥洗、整理……,無處不體現(xiàn)著幼兒生活自理的水平,我們要抓住這個關(guān)鍵時機,指導、監(jiān)督幼兒的自理行為,使其形成習慣。

  同時,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單方面的,良好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還離不開家長們的支持與配合,我們應時刻保持與幼兒園聯(lián)系,做到家園同步,合力教育,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在實踐中得到鍛煉。當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一些生活技能,形成的好習慣,應該在家庭中繼續(xù)練習、鞏固。不應有“孩子還小,許多事情長大了自然就會了”的思想,因此,對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得到家長的支持。幼兒園可通過《家長園地》、與家長面談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培養(yǎng)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介紹一些科學的方法,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希望家長在家能鼓勵幼兒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提供給幼兒一些勞動的機會如:自己穿脫衣服、系鞋帶、洗手、整理玩具等,并且要持之以恒,反復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實踐中不斷鞏固,從而養(yǎng)成自覺愛勞動的習慣。成人對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時給予表揚,做得不好的也不應埋怨和代替,而是多鼓勵引導。幼兒期的孩子模仿能力最強,家長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作用,家庭成員之間也要保持一致的態(tài)度,讓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這項活動得到順利的開展。

  總而言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經(jīng)常組織幼兒參加各類勞動活動,讓孩子在學習生存的時候首先學會自理,為能更好地適應將來繁復的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chǔ)。

 

  相關(guān)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幼教網(wǎng)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guān)注奧數(shù)網(wǎng)微信
    ID:aoshu_2003

熱點專題

  • 幼兒園教學課件:奇特的建筑
  • 幼兒教學課件:小魚的夢
  • 河頭幼兒園“幫水寶寶搬家”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認識時間

[幼兒園英語課件]幼兒園英語課件:A Apple

幼升小

幼升小資訊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擇校

幼升小指導

學區(qū)房

幼升小真題

重點小學

上海小學

廣州小學

深圳小學

成都小學

武漢小學

南京小學

北京一類幼兒園

海淀區(qū)幼兒園

西城區(qū)幼兒園

東城區(qū)幼兒園

朝陽區(qū)幼兒園

其他區(qū)幼兒園

幼兒園資訊

教師園地

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

教學論文

幼兒園課件

幼兒園教師心得

幼兒園評語

少兒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園必讀

潛能開發(fā)

藝術(shù)培養(yǎng)

家庭教育

兒童樂園

科普知識

圖書推薦

睡前故事

成語故事

童話故事

唐詩宋詞

孕育指南

時尚媽咪

健康寶貝

美食廚房

趣味數(shù)學

健康飲食

專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