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1 10:54:30
導讀:自尊、自重、自律是每個人的人格選擇。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近日,看到一討論師生關系的文章,深有同感。文章說:
教師不但是知識的傳授解惑者,同樣也在師德、教德、人格方面垂范學生,古往今來,這是從事文化授業(yè)者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教師和學生到底應該是怎樣的關系才健康有益呢?
就像我對“孝道”有自己的看法一樣,我對師道同樣有自己的看法。傳統(tǒng)的“孝道”只要求晚輩單方地服從、孝敬,而忽視長輩對晚輩的人格平等與尊重,是不公平的;長幼之仁與孝,不能在互動中保持與增長,使人性的殘忍。那么,傳統(tǒng)的師道,不尊重學生的自由意志和個性,同樣不合理,師生之尊與敬,不能在互動中保持與加強,其關系也是可悲的。在教與學合理的規(guī)范中真正的師生關系應該建在何處?相互尊重!
當老師認真地準備每一堂課,以他(她)從不遲到、從不無故缺課,并以嚴整的儀表面對學生時,學生應該意識到,這是老師對你們來此堂上課的尊重,當老師看到學生不放任青春的性情,盡可能自律認真面對學習時,老師也會視為學生對自己勞動的尊重。如果你對課程或者老師的觀點有看法,是否也應該以一種合理的方式表示自己對知識的尊重?
任何社會,都有責任倫理的存在。
自尊、自重、自律是每個人的人格選擇。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無論是社會、家庭和學校,都應該讓老師和學子們知道,在這個世俗化人生選擇的時代,人之為人,士之為士,我們還要不要仰望星空,還要不要保持對高貴的尊重。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