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21 00:43:08
嬰兒長到3個月后,胃容量增大,胃腸道消化酶的分泌逐漸完善。單靠乳類食品,營養(yǎng)雖然全面。終究是流質,已不能滿足寶寶快速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此時應添加半流質即糊狀食品,逐漸過渡到軟質及固體食物,使嬰兒逐漸增強咀嚼能力,適應固體食物,為斷奶做準備。
添加糊狀食品要過好兩關:
一、張口關。訓練嬰兒由吸吮到咀嚼的能力,為斷奶做準備。不論母乳或牛奶喂養(yǎng),嬰兒都只會做吸吮動作,不會上下張口咀嚼。當添加糊狀食品,嬰兒接觸到食物時,會試用唇的動作吃食物,稱唇食期。當食物由唇進入口中時,會運用舌頭的動作叫舌食期,最后在牙齦的動作下進食。
二、適應關。嬰兒出生后頭幾個月,由于唾液腺細胞不發(fā)達,唾液分泌少,缺少消化酶,所以只能消化乳糖,吸收葡萄糖。隨著消化系統生長發(fā)育,各種酶也逐漸發(fā)育完善。從三四個月起嬰兒唾液分泌量開始增加,唾液內的淀粉酶也隨之增加,正適合添加輔食。添加原則從一種食物到多種食物,由稀到稠,由少到多。每添加一種新食物時,從一茶匙開始,觀察第二天大便的顏色和氣味,如正常再添加另一種。
因為三四個月的寶寶腸胃還十分稚嫩,所以在加工輔食時,一定要把食物加工至純糊狀,以便寶寶吸收、消化。對一些家庭加工制作較為費事的水果、蔬菜,如蘋果,胡蘿卜可選用市場上加工好的瓶裝糊狀食品。如4個月寶寶可先從好吸收的蘋果香蕉泥開始,添加2~3瓶后,可換混合蔬菜,讓寶寶的胃腸功能適應新的食品,過好適應關。
如何制作嬰兒吃的肉、菜泥
6-7個月的嬰兒應該喂粥、在粥中要添加副食品,這類副食品需要加工,否則,嬰兒難于吞咽。下面介紹菜泥、豬肝泥、肉末及蝦泥的制作方法,供家庭自制時參考。
1.菜泥先將菜葉(如青菜、莧菜、卷心菜等)洗干凈,去莖后將葉子撕碎,在沸水中略泡一下后撈起,放在金屬濾器中用匙刮或用匙擠壓搗爛,濾出菜泥。如無金屬濾器,就用菜刀將菜剁得細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菜泥可以剁得粗一些。最后用油鍋急火炒一下即成。
2.魚泥將魚段(如青魚、帶魚)洗凈后放在碗內加料酒、姜,清蒸10-15分鐘,冷卻后去魚皮、去骨,將留下的魚肉用匙壓成泥狀即成為魚泥。
3.肉末將瘦肉洗凈,去筋,切成小塊后用刀剁碎或放在絞肉機中絞碎,加些淀粉、酒及調味品拌勻,放在鍋內蒸熟。
4.豬肝泥將豬肝洗凈,用刀剝開,用刀剝面上慢慢刮,最后將刮下的泥狀物加酒及調味品,放在鍋內蒸熟,然后研開即成肝泥。若用雞肝或鴨肝,則先洗凈,加料酒、姜,放在鍋內整只煮熟,冷卻后取出用匙壓成泥狀。
5.蝦泥蝦去殼剝出蝦仁,將蝦仁洗凈,用刀把蝦仁剁散,然后加料酒、淀粉及調味品,拌勻后蒸熟即可。
觀查便便了解吸收狀況
除了媽媽親手自制的餐點,如粥、蘋果泥、香蕉泥等,媽媽也可以參考市售的嬰兒副食品,但要仔細閱讀罐上說明,是合適多大月齡食用,同時要注意保存期限。進食的時間最好是在餐與餐之間,每一次只喂寶寶吃一種食物,并觀察二至三天(可由寶寶的排便中觀察得知),若無不良反應,才可以繼續(xù)喂該類食物。注意,喂食任何一種新食物時,一定要觀察,若寶寶真的無法適應,一定要記錄,并在下一次健康門診時,請教兒科醫(yī)師相關情況。因為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所以對食物的接受度自然不同。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