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6-15 13:51:31
月經周期正常,經量明顯多于既往者,稱為“月經過多”,亦稱“經水過多”或“月經過多”。本病相當于西醫(yī)學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病引起的月經過多,或子宮肌瘤、盆腔炎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引起的月經過多。宮內節(jié)育器引起的月經過多,可按本病治療。
病因病機
主要病機是沖任不固,經血失于制約而致血量多。常見的分型有氣虛、血熱和血瘀。
1.氣虛
素體虛弱,或飲食失節(jié),勞倦過度,大病久病,損傷脾氣,中氣不足,沖任不固,血失統攝,遂致經行量多。
2.血熱
素體陽盛,或恣食辛燥,感受熱邪,七情過極,郁而化熱,熱擾沖任,迫血妄行,遂致經行量多。
3.血瘀
素性抑郁,或忿怒過度。氣滯而致血瘀,或經期產后余血未盡,感受外邪,或不禁房事,瘀血內停,瘀阻沖任,血不歸經,遂致經行量多。
中醫(yī)分型與治法
以月經量多而周期、經期正常為辨證要點,結合經色和經質的變化以及全身的證候分辨虛實、寒熱。治療要注意經時和平時的不同,平時治本是調經,經時固沖止血需標本同治。
1.氣虛型
主要證候:行經量多,色淡紅,質清稀,神疲體倦,氣短懶言,小腹空墜,面色晄白,舌淡,苔薄,脈緩弱。
治法:補氣升提,固沖止血。
2.血熱型
主要證候:經行量多,色鮮紅或深紅,質粘稠,口渴飲冷,心煩多夢,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涼血,固沖止血。
3.血瘀型
主要證候:經行量多,色紫黯,質稠有血塊,經行腹痛,或平時小腹脹痛,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有力。
治法:活血化瘀,固沖止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