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洋網(wǎng) 作者: 2008-06-19 15:25:43
和寶寶講道理?許多爸爸媽媽都會問,寶寶這么小,怎么可能聽懂大人說的道理呢?許多有經(jīng)驗的父母說,其實不然,小孩子也懂道理,寶寶很聰明,需要去誘導,需要與父母經(jīng)常性地互動與交流。
1.從小就和寶寶平等交流
曾小姐兩歲的寶寶十分聰明乖巧,鄰居問起曾小姐的育兒經(jīng)驗,曾小姐說,他們從來就沒把寶寶當小孩,從寶寶呱呱墜地,她和她先生就經(jīng)常和寶寶交流,因為他們堅信,寶寶雖然一下子聽不懂,但說得多了,他會慢慢地懂得話語的含義。例如,她經(jīng)常跟寶寶說誰是爸爸,誰是媽媽,誰是外公,哪些是花朵等等,并且讓他用手去指。寶寶沒到一歲,讓他指跟他說過的事物,他都能準確地指認出來。用語言指揮寶寶去遠處拿東西,他也會乖乖地把東西拿來交到你的手中。
2.習慣和寶寶講道理
爸爸媽媽出門上班了,許多寶寶都會哭著要跟著去。曾小姐說,寶寶幾個月懂得認人時,看到爸爸媽媽離開家里就會哭。于是每次上班前,她和孩子的爸爸都會抱抱寶寶,告訴寶寶,爸爸媽媽要去上班了,寶寶和奶奶在家里乖,爸爸媽媽很快會回來。然后和寶寶說再見。久而久之,寶寶雖然舍不得爸爸媽媽,但他似乎明白這個道理,不會輕易哭了,高興時還會和他們說再見呢。
晚上要睡覺了,曾小姐說,睡前她們會帶著寶寶指著墻上的掛鐘對他說:“你看,都十點半了,該睡覺了。”雖然寶寶不認識時間,可是跟他說的次數(shù)多了,他好像能看懂似的,聽完后,頭往媽媽懷里一靠,乖乖地去睡覺。
類似的情形還有很多,曾小姐說,寶寶已經(jīng)完全能夠與他們進行互動,認真去理解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的含義。
3.講道理要有耐心
有的寶寶說話早,聰明伶俐,學東西特別快,于是有些爸爸媽媽就會說,我的寶寶怎么就不會呢?
早教專家說,答案只有一個:爸爸媽媽,你們沒有教寶寶,你們與寶寶的互動與交流還不夠。你們沒有把寶寶看成一個可以溝通的對象,寶寶還沒有取得與爸爸媽媽平等對話的權利。
跟寶寶講道理,首先是把自己放到跟寶寶平等的位置上,堅定地相信:寶寶可以聽懂我們說的每一句話。同時還要非常有耐心,不怕重復,講道理的時候根據(jù)不同的環(huán)境,去讓他理解,在環(huán)境中去體會,慢慢地寶寶就會和你非常自由有趣地互動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wǎng)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wǎng),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