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早期教育》 作者:季祥玲 2007-11-21 17:42:12
母親是半個醫(yī)生。有了母親的細心照料,孩子就會少很多病痛的折磨。在秋冬交替的時節(jié),母親更應該發(fā)揮好"半個醫(yī)生"的作用,做好孩子和家庭的保健工作。
一、加強營養(yǎng)的同時,要考慮飲食有節(jié)制
人們都講究冬令進補,對于孩子來說不必食用補品,只要注重飲食的營養(yǎng)搭配,保證其正常進餐即可。堅持教育孩子少吃零食,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更不能吃油炸燒烤如羊肉串之類的東西。吃零食,使孩子不飽不餓,必影響其正常進餐,零食吃多了,必有傷腸胃,如果不干不凈吃下去,很容易得腸胃疾病。生冷的東西,未經高溫消毒,常帶病菌;油膩的食物不易消化。雖然天氣冷了,有的孩子還是喜歡吃冷飲,家長應嚴格控制。因為冷飲吃得多了,到吃飯時冷熱相撞,常有嘔吐、腹痛現(xiàn)象。
二、注意氣溫冷熱變化
家長每天要從天氣預報里注意天氣變化情況,以便掌握孩子穿什么、穿多少。有人認為小孩要凍凍,讓他鍛煉鍛煉,但要注意分寸,因為孩子年齡小,特別是學前兒童,抵抗力差,易感風寒,稍不留意,就會感冒,重則還會引發(fā)氣管炎、腮腺炎、肺炎等疾病。早晚在家,不要讓孩子隨便開空調,因為他們很難掌握尺度,室內外溫差太大,進來出去一時很難適應,這也會使孩子感冒。
三、細心觀察孩子的健康狀況
換季期間,大氣候的變化,孩子一時不能適應,容易生病。幼兒園和保健院配合,定期給孩子打各種預防針,這當然是一個重要方面,但另一方面,還要請家長們配合幼兒園注意孩子平時的健康狀況。母親應于早晚注意觀察孩子,適時地看看、聽聽、摸摸、問問,如看看孩子眼紅不紅,唇干不干,呼吸時鼻翼張合幅度大小、睡眠、進食、大小便有無異常現(xiàn)象;聽聽呼吸聲音粗細徐疾,說話時嗓子啞不;摸摸手心腳心前心后背,是否汗淋淋的,涼陰陰的;問問有沒有哪里不舒服,有沒有哪里疼痛的感覺。這幾方面,不是每天必須按程序機械地重復一遍,而是平時隨時隨地地多注意、多關心。譬如,挽孩子散步,覺得孩子手心干燥燙手,再摸摸頭腦也很燙,而且孩子有點煩躁,這樣一來,孩子定有不舒服的地方。所謂"孩子能支十分病",你不要以為孩子照樣玩耍就不一定有病,做父母的這時就應該進一步觀察,不能忽視帶孩子看醫(yī)生。不要經常帶孩子到公共場所,避免傳染上疾病。送孩子入園時,應向老師及時反映孩子在家時的身體情況,特別是異常之處,以便讓老師心中有數(shù),早做預防工作。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shù)題
盡在奧數(shù)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